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接受采访。
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毫无疑问,职业教育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别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会议结束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感觉非常亲切,印象非常深刻!”刚走出会场的他连说了两个“非常”。
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DeepSeek和机器人最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校企共同实施每年约2000人的“2+1”定向人才培养;学校考核标准与企业岗前培训统筹一致,毕业生入职前培训缩短至一个月;校企共建省级工程中心3个,近三年联合技术攻关30余项,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瓶颈……
如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一起来看4位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人唐利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