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弘扬“东深精神”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

近年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聚焦水利特色院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传承和弘扬水利人特有的精神品质“东深精神”(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实践,其核心是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在水利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4-22 10:54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十个一”打造流动的“大思政课”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以思为器,以行笃志”,实施大学生“十个一”思政“实践+”大课堂计划,即:开展一次红色基地研学;观看一部红色影片;阅读一篇红色经典著作;参加一次传统文化展演;拍摄一部家乡年俗微视频;组织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打卡一家企业;走访一位劳模工匠;撰写一篇学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课堂—基地—场馆—企业—田间”流动的思政实践课堂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文章来源:德州工程职业学院
时间:2025-04-02 09:19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创新思政教育 提升育人质效

为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构建“理论实践并重、显性隐性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03-27 13:29
“美育+思政”让思政课美“力”动人

中华传统美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将其有效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美“力”动人的“美育+思政”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3-21 09:14
东营职业学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走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庙社区、胜利油田等地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定位、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时间:2025-03-17 13:19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铸魂 美育润心

近年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实践中,通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3-12 14:21
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守正创新,结合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探索形成思政育人新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3-12 14:14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融合六精准”打造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三融合六精准”理念,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具有工科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3-12 14:13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三个课堂”协同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针对“如何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开展“三个课堂”协同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3-11 09:58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运用地域文化资源 探索思政课教学新路径

盘锦市因石油而兴、因湿地而美,有着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将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学的新路径。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03-07 09:54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深化高校思政育人引领力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创意点亮人生”的校训,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学院精神,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化思政育人引领力,努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助力学生全面成长、高质量成才。学校荣获“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02-27 09:4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推动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打造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思政课教学团队为目标,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在规划人才引育、提升人才能力、优化人才环境方面打出一套强师“组合拳”,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关键力量。2024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广西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02-13 10:54
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这一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教育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2-08 10:42
课程思政:贵在过程中自然渗透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在服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机械化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2-08 10:27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多维发力 构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

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引领力、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1-22 10:09
协同创新 联动发展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近年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实践“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1-21 09:59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多维发力 打造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新模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课程、关键课程,其本质是讲道理,只有选对方式、用对方法,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涉及多维要素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统筹推进、全面兼顾的方法论原则,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1-14 10:31
南通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大思政课”为引领 创新“五型马院”示范建设

南通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践行铸魂育人使命,通过以“大思政课”为引领,创新学习型、服务型、质量型、研究型、交互型“五型马院”的示范建设,着力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矢志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5-01-10 10:19
“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建设的义乌实践

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教育部专项工作部署的需要,是新时代人才培养根本使命的需要,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需要,也是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时间:2025-01-09 10:03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一维两翼三支撑”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近年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谋划思政课内涵提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维两翼三支撑”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旨在全面推动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时间:2025-01-03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