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鲁班工坊提质方案,从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院校中,选拔一批办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的院校,成立国家级的师资培训基地;选拔一批基础好的师资,强化培养一批鲁班工坊专业师资,专门承担“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本土化师资的教学培训工作,保障教学培训效果。
职业教育与国家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和产业振兴战略息息相关,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加强金融机构、民办高校、担保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的合作;出台财政贴息贷款优惠政策,覆盖民办职业本专科学校;完善相关金融政策,不断提高民办职业本专科学校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还款时限,保障健康持续发展。
大力推广委托式、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服务企业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
作为职业教育,它是对接产业最紧密、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要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注重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为主。
建议大力开展产教融合、职教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与统筹协调作用。建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点单式”促进措施,确保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激发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力。
职业学校可以形成细分垂直专业,根据目标企业所需技能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只有“新鲜血液”在学校真正学到知识,能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实现就业,才能为行业进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正向蓬勃发展。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招生计划;各市州、县区教育部门加大对高职本科宣传推介力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双一流”大学安排计划时应向对口高职本科适当倾斜,同时加强对高职本科培养选拔模式研究,吸引更多初中优质学生进入职高和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并顺利考上优质高校,实现“强强结合”,为培养出大国工匠奠定深厚基础。
建议提高技工人才社会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让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好、前景广、氛围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地位平等,可以将职业启蒙教育作为教育制度在全国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中要明确包含职业教育内涵,大力提倡并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提倡'学职交叉’,广泛发展继续教育,鼓励在职人员继续学习。”
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效”;发挥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气”。
增设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设立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扩大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招生指标,以拓宽教师深造的渠道,助力破解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在职读博的“瓶颈”;同时,要深入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在师资队伍的评价中要适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更突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实绩。
一是出台学籍和学分互相融通的配套政策;二是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搭建横向的融通平台。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搭建纵向融!通平台;三是多渠道激励,促进职普学校积极参与职普融通。
从长远来看,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职业教育乃至更广领域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一批职业教育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