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文章来源: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黄雪梅、麦金兰
时间:2023-04-26 10:06:44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黄雪梅、麦金兰
2023-04-26

摘  要:针对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够问题,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要求思政教育顺应发展趋势,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中央各部委相关文件为遵循,运用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以供给侧为视角,探索建构高职思政引领、项目导向、依托专业群并逐步向校企(馆)协作延伸的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该模式注重思政教育与职业性的结合,将对高职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精准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拓宽课程思政建设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供给侧视域;专业群课程思政;增强适应性;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民族复兴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适应性不够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对职业教育提出“增强适应性”的要求。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必须从教育供给端出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立德树人这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现有各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基础上,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专业群课程思政,更深入、广泛地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相互促进,集聚各方面力量,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一、构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

(一)逻辑起点: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讲话精神,实施教育兴国战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高职教育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逻辑契合点: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性,需要融通两类思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习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提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也是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基本遵循。这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促进,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存在与学生所思、所想、所需相脱节问题,通过融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思政课教师可与专业课教师开展深度协作,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所学专业,从教学供给端对教学配料、教学工艺等方面作出改进,从而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逻辑必然: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战略发展需要集合“群”聚效应

新时代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由此可见,新形势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以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专业群组群逻辑是要求对接产业链,这是高职院校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随后,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突出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这条主线,宣告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并向校企(馆)协作延伸的课程思政,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教育新要求作出的积极回应,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二、构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基于当前高职教育缺乏适应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战略举措,尤其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的课程思政,从教育供给端出发,运用系统思维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工作布局→微观力量集聚”进行构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作用,这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运用战略思维整体构建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发挥思政育人关键作用

战略思维要求我们对事物发展做到高瞻远瞩,善于把握总体趋势和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随着高职生源的多样化,在实现“扩容”目标同时,“提质”就成为当前需抓细抓实的工作。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并向校企(馆)协作延伸的课程思政,能顺应新时期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利于高职院校从宏观层面加强思政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

1.构筑培养德技双修人才的高职育人理念。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技能教育而轻思政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两张皮”现象突出,思政育人效果不理想。新时期高职教育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育人、育才过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2.提升集聚各方力量的职业教育意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对于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至关重要,对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3.构建立体化的高职思政教育体系。针对新时期高职育人目标的明确和育人思路的拓宽,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应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中央各部委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批示和文件精神,运用系统思维对思政教育从战略高度开展体系化建设。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科学构建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党委领导的、学校各部门并延伸到校企(馆)协作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通识课程思政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并发展为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等组成的“一主体+多方协同的多维度”高职思政教育体系。

(二)运用系统思维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精准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

系统思维要求整体推进工作,以开放性实现事物的动态平衡发展。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谈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直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够时尚、抬头率不高”问题,要求高校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融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遵循,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并向校企(馆)协作延伸的课程思政,是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教”改革以增强实效性的攻坚行动。

1.有利于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单靠思政课教师或学校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课程思政自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研究主体看,力量分散,缺乏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协同创新。以系统思维融通两类思政,可使思政教师队伍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等工作人员”的同心圆发展规模,进而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育人格局。

2.有利于丰富思政教学资源。提高育人实效须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根据思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情感的“三贴近”原则,融通两类思政,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收集能契合学生专业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教学案例,在发挥思政课程引领作用的同时,丰富针对不同专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

3.有利于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提升育人实效的路径。传统思政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满堂灌”色彩浓,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融通两类思政,能高效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调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各行各业人士,以项目为导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教学方法,引领高职生在“自主探究——体验情境——感知知识——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美德、学习和适应的双重兼得。

(三)运用创新思维拓宽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现由“点”到“面”的接续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出要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以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从当前高职课程思政所取得的成绩看,课程思政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从研究对象看,未能顺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缺乏针对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从实施效果看,高职课程思政还停留在各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易导致重复、碎片化等问题,特色不明显;从教育联动性看,没有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多方协同。创新高职课程思政接续建设,构建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的课程思政,在原有课程思政的“点”基础上,紧扣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逻辑和人才培养目标,向依托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的“面”发展,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高职育人体系中更好发挥育人集聚效应。

1.集聚广泛力量,筑牢课程思政之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高职教育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目标,须将学校育人与社会需求、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须在原有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基础上,着力融通思政课程和专业群课程思政,并进一步拓宽思政课程对校企(馆)协作育人的引领作用,探索参与力量广泛且极具聚合效应的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2.发挥叠加效应,丰富思政育人之果。课程思政由“点”到“面”并逐步向校企(馆)协作延伸,是系统建设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向,是顺应高职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这既能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又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育人的客观要求;既能集合多方力量协同育人,又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去;既能履行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又可实现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一关键目标。具体见图:

image.png

三、构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一)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1.系统思维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百度百科搜索“系统思维”显示,系统思维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平衡性、开放性等特征。系统思维的运用也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经验,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与要素的协同性、注重系统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为此习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大局观做工作,找解决问题的抓手。系统思维的运用为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问题导向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方向。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向前发展的历史。坚持问题导向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要求要善于发现问题并长于解决问题。问题导向为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提供了方向指引。

3.供给侧为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供给侧,英文是Supply side,即供给方面,旨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本文以此概念为思考问题的视角,针对当前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够问题,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立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立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从教育供给端出发,通过思政引领、依托专业群的“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企(馆)”协同的高职思政育人模式,发挥思政教育的关键育人作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二)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1.逻辑路径:思政为引领、文化为融合点的集合多方力量参与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建构逻辑为:确立核心—联接纽带—专业群课程思政+校企(馆)协同育人。⑴逻辑起点(核心):思政为引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⑵联接纽带:以文化为融合点。陈宝生部长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活动中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职业教育要在“五入”上下功夫,使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进一步创造条件。由此,以做好“五入”工作为切入点,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向学生传导“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同时使高职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反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助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⑶立体化育人模式。形成以文化为融合点、思政为引领、依托专业群并向校企(馆)延伸发展的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具体见下图:

image.png

2.实践路径:⑴选取项目。项目是开展系统融通两类思政和校企(馆)协作育人的重要载体。项目化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路径。项目选取应针对各方需要找准契合点,教师应以助产士的教育思想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开展学生为主体、教师(行业老师)为主导的、集“教、学、做、展、评”为一体的教学设计,从供给端出发,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资源的精准组合和升级,从而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等教学目标,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⑵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最有效阵地是课堂,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关键载体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从供给端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重要的学习平台。⑶做好线上线下传播。当前面对的高职大学生已经是Z世代人,即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生人,对现代传媒方式易于接受。高职思政育人应从供给端出发,做好思政育人方式的改变,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对思政教育资源和教育效果开展线上线下的呈现和传播。

3.疏通路径:要实践高职思政引领的基于专业群的课程思政,还需要疏通很多障碍。⑴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观念认识问题。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建设模式就几乎囿于某门具体的课程寻找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的特点。新发展形势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增强适应性的要求,因此,高职课程思政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依托专业群,集合多方力量推动课程思政的群聚建设。⑵专业群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问题。打造高职专业群是高职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为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以“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群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⑶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一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高职思政引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涉及了思政教学、专业课程思政和校企(馆)协作等多方面,因此,其教育效果评价可从社会评价和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着手,注重过程评价,通过探索高职思政“教、学、做、展、评”为一体的效果可视、成果可用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来呈现。具体如下图:

image.png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百万扩招背景下构建以岭南文化为融合点的课程思政群研究》(项目编号:JGGZKZ2020125)。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1(0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3-18)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3/19/nw.D110000renmrb_20190319_2-01.htm.

[4]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7] 闽南网.2017年全国两会教育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EB/OL].(2017-03-13)

http://www.mnw.cn/news/china/1625572.html

[8]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9]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EB/OL].(2014-09-1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1/c70731-25641669.html

[10]央广网.习近平的系统思维方法[EB/OL].(2018-08-1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494338488623631&wfr=spider&for=pc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P330

[12]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3-18)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3/19/nw.D110000renmrb_20190319_2-01.htm.

[13]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作者: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黄雪梅、麦金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