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广泛推进,但教师“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广度,学生“学习功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区别存惑,“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量化困难等问题,“课程思政”建设应树立“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建设理念;区别“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功能指向是“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成效的关键。丰富师生的课程理解、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责任、注重格局时序、科学设计考核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取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2016年12月7-8日,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此,“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开始试点进行;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课程思政改革更有了厚植的土壤。笔者作为具有近二十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根据自身对思 “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尝试提出一些“课程思政”改革建议。
一、 “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教师“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广度
孔子云:“君子不器”,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些手艺,停留在充当“器物”的层面上,而当立"志"于"道"。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情怀教育相割裂的局面,许多老师只看重“教学”,即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忽视“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教师和团委、学生处的职责,与己无关,与专业技能的传授无关,学生只要专业知识掌握好、职业素养高,就能前途通畅,教学工作即告胜利。这种“无教育的教学” 最终将培养出一些虽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但不懂“道义”、价值观混乱的“器”。因此,“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着“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与广度。
(二)学生“学习功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压力增加,大学期间的专业能力、业绩成果,成为学生追求个人就业目标和满足发展欲望、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大学生奔波于各种活动、竞赛、考证、人脉拓展,有限的精力更多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淬炼、专业素养的提升等这些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的方方面面,一些专业课教师也以传授实用性强的知识技能为首要任务,对“课程思政”没有兴趣深入了解、用心思考,甚至对其存有“思政”泛化的误解,其所授课程虽然在按上级要求进行着“课程思政”改革,但也浮于表面,简单应付。在学生只重视技术课程话语的“功利化”态度和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探讨技术本身,并未真正思考课程如何用温暖的人文话语传递其蕴藏的人文意识的情况下, “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受限。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区别存惑
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思政课教师当然一听即懂,但对于之前几乎从未关注过思政课的教师来说,区别则有难度。即使知道了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将专业课程的教学也成为思政政治教育的载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往往容易或是不知自己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如何能有所联系,或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得过于生硬、夸张,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专业教师成了新任的思政教师。
(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量化困难
“课程思政”是润物无声、高校课程合力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温婉、和缓又漫长,让学生在这样广泛、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此,“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考核量化较为困难,如何科学地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也是“课程思政”改革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二、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关键
(一)树立“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建设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育心育人,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业,一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探索,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尝试,专业课教师才能稍有改革经验,略有心得感悟,至此才算刚刚起步,应本着“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理念,让“课程思政”的建设不囿于项目有无立项结项、建设周期时长、是否给予资助,改革真正的驱动力应来自于对提升专业课课堂的价值引领导向,充实核心价值,丰富人文意识的追求和探索,让专业课上得更有温度、更富情怀。
(二)区别“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功能指向是“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成效的关键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为“显性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专业课和其他如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等综合素养课为“隐性思政”课程,应在原有的知识传授中融入主流价值引领,起到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显性思政”的思政教育像一桌饕餮大餐,“隐性思政”中的思政元素似一两味调味料,应恰到好处地放入专业课、综合素养课这盆美味佳肴中。显性思政可以理直气壮地强化,而隐性思政则应细化、深化、适度化、巧妙化,结合具体专业的认知特点,切不可做宏大抽象的高谈阔论,也不可用力过度,不然不单有越俎代庖之嫌,亦会使学生觉得每门课都是思政课,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取向
(一)丰富师生的课程理解
任何教与学活动都蕴含着一定的课程理解,加强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课程理解,则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应在原有知识背景之下,对“课程思政”建设下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要求等进行意义解读,这是一个基于师生个人的前理解对新的课程意义进行个性化创生的过程。
专业课教师是以一种内在化、积极参与的方式进行着“课程思政”建设下的课程理解,其重点应在于,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给专业课加适当人文味道。“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输送,通过课程设计中蕴含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学生的课程理解并不是将老师讲授的知识简单复制到自己的大脑中,而是融入了个体已有的知识、实践和情感体验,形成个体差异化的课程理解。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理论讲授中,也应适当融入于参与式的课程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课程理解,基于新的课程理解,继续去指导和规制自己的下一次课程实践,这个知行合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实质上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身价值观、情感、身心的持续发展。
(二)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1.价值引领责任
“就课程而言,它也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的纯粹知识活动。作为课程的理性认识如任何的认识活动一样,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何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当人们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课程架构时,必然首先涉及价值”。每一门课程,即便并非思政课,教师也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建构和输出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积沙成塔。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眼中的榜样、道德楷模、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首先端正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建设责任的重中之重。
2.创造性融入转化责任
“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政元素创造性地融入、转化,首先需要教师“以生为本”,饱含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熟悉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所学专业,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例如,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生,侧重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对于理工类学生,侧重帮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均衡发展、历史与现代触类旁通的人才。如何结合具体专业的认知特点,合理巧妙、因课而异地进行融入转化,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责任。
(三)注重格局时序
“课程思政”的设置格局,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同时,也应凸显不同类型学校的特色亮点。如研究性高校应突出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精神的育人导向;应用型高校则应突出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培养;师范等专业型高校要重视与专业要求、专业素养衔接得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大中小学的“课程思政”如何形成逻辑体系,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地开展建设活动,加强立体联动,纵向互通,也是以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科学设计考核
如前所述,“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润物无声的工作,考核应更侧重让学校、系部加大对“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视力度,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土壤环境,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增加沟通联动的协同育人意识,因此,考核指标应定性定量相结合,提升重视程度与宣传扩大影响相结合。内容应涵盖“全员育人”师德指标、“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科研业绩、团队建设与二级学院系部支持情况、创新做法与典型案例等。
“全员育人”师德指标以理念和意识引领为主;“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将考核教师在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思政”融入情况;科研业指标绩意在强化教学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进一步促进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团队建设与协同支持情况重点在于为“课程思政”在学校、院系及教研室内营造更好的发展土壤,并逐步扩大影响,通过院系、学校内的公开课、示范课、授课比赛。
考核指标参考如下:
现拟定出考核指标参考列表,每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增减,并酌定达到多少项以上为合格、良好、优秀,以此保证“课程思政”改革的顺利开展,持续推动。
(高教学刊. 2020(02))
参考文献:
[1]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J]. 孟庆楠;郑君.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效应生成的三个维度[J]. 项久雨;石海君.思想理论教育,2018(04)
[3]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中国高等教育,2017(01)
[4] 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 丁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作者: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丁西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