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与转化: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文章来源: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丁西泠
时间:2023-04-25 17:52:12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丁西泠
2023-04-25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理想信念教育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学生理想信念选择多元,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宏观抽象,教育目标单一,教师的课程责任意识不明确,理想信念教育浅层次、形式化、割裂化等问题。新时代下,各类课程教师应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责任意识;推进全面深入的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合力促成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性转化;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更新教育内容,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需要。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理想信念教育;协同;转化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能否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能否实现,影响着未来民族素养和价值取向。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理想信念教育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面,思政课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其他各门课程也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促进课程有效转化,形成协同效应。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中再次提到,教育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思想文化碰撞、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各种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不同种类论调在这里集聚,若不能正确诠释、合理引导,将会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失声”“失真”“失效”。

然而,一些专业课教师并不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他们本身也受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个别教师理想信念不科学不坚定,有时会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辞,甚至轻视或者否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整体运转不够顺畅,存在相互矛盾、内容冲突、效果抵消等现象。因此,高校应紧紧抓住“课程思政”建设契机,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促进、双向互动,把各类课程视为“教育共同体”,共同担负起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立德树人”重大使命。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一)信息时代下学生理想信念选择呈多样化倾向

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网络上更是众声喧嚣,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处不在。例如,一些自媒体话语制造者通过文字、声色、光影将这种充满敌意的意识形态渗透包上美丽的糖衣,将其思想隐喻在自媒体公众号的推文中,诱导大学生陷入他们的话语逻辑陷阱;一些人在网络上恶意造谣传谣,攻击诋毁党和政府形象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关注社会发展,内心敏感细腻,自我意识强烈,诸多社会政治问题和思想理论问题会引发他们的思考,但部分大学生理论学习不深入,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种种因素误导之下,他们的理想信念可能存在困惑和偏差,有着功利化、自由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金钱至上等多元的不当选择倾向。

(二)理想信念教育缺乏“课程思政”的有效转化

当前,一些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侧重对宏观的抽象的概念分析、基本理论的讲解,教育目标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问题,较少考虑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实际需要。对大学生目前的理想信念现状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深层逻辑是什么、应如何引导等问题的思考不够;教育方式浅层次、形式化,以说教为主,未能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浮于大学生认知水平的表面,忽视了对大学生兴趣特点、接受能力的考量;此外,较少考虑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制度的设计、通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转化和大众话语的建构等。

(三)教师的课程责任意识和协同意识有待加强

一直以来,不少高校存在知识传授、技能教育与价值引领、理想信念教育分离的局面,使大家认为通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育各行其道、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种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于己无关”的观念,使打算尝试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对诸如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的课程融入无从下手。如果只靠文件要求、通识专业课教师自行摸索,没有思政课教师从旁指引,其思政元素的融入也只能是有限的、随机的、无序的、碎片化的融入,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方向性。

三、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一)各类课程教师应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强化课程的责任意识和协同意识

1.各类课程教师均应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思政课发挥重要作用,其他课程也应发挥作用,协同发力。“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各类课程教师均应首先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自身信念坚定、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人格魅力,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言传身教,展现出坚定、自信、热情、爱生、崇教的整体状态。教师的教学话语充满正能量,才能激发与学生的共情,产生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应强化课程责任意识和协同意识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发挥各类课程的教育价值,在全面理解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价值引导层面的课程建构,成为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应该担负的重要课程责任之一。学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责任意识,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互助合作:思政课教师发挥思政元素融入性转化的引领作用,指导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如何将思政元素、价值引导适时、适度、有机地融入通识课、专业课的授课内容及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志愿服务的各项活动中;期间,思政课教师也能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社会需要、国情民意,提高教学针对性,积累教学素材,实现双方共赢。

(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促成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性转化

构建“一体化设计、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其中课程转化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各阶段顺畅对接的纽带,是确保课程思政改革理念落实的关键,思政课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合力促成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性转化。本文认为,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的课程层级理论和布洛菲的课程落差理论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美国著名教育家、改革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实施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理念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如图1。

image.png

图1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级理论图解

教育家布洛菲认为,在课程转化中会存在课程落差。所谓课程落差,即官方的课程在几个课程实施层级间转化过程中不断地被增加、删减或曲解,产生课程的缺口。

本文试图以古德莱德的课程层级理论和布洛菲的课程落差理论为基础,将课程思政的课程转化进行总体规划,对其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借鉴并修改,以形成课程转化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image.png

图2 课程思政的课程转化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1.目标向教科书“实然”呈现的转化。围绕文件精神,专家学者进行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探索,对与文件思想相关的教科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编排,将思政元素系统、有机地融入通识课、专业课的授课教材。所存在的课程落差多是因专家学者对文件理解的差异、思想表达的局限所引起的。

2.在正式课程向知觉课程转化的过程中,在各高校教务处的统筹部署下,学校公布各专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使用的教材,各类课程教师理解正式课程的相关要求,所存在的课程落差多为缺少顶层设计,推进力度不足,实施未能落地,教师专业能力的差异、文字理解的不同等原因所引起的。

3.在知觉课程向运作课程转化的过程中,以各类课程教师为参与人,是教师将他们所理解的课程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课程的过程,此时,思政课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应通力合作,这里存在的课程落差多是因为思政课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沟通不足,彼此了解不够,改革行动不合拍、反思深度不一致所引起的。

4.在运作课程向经验课程转化过程中,学生为主要参与人,是学生将教师在课堂传达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内涵的过程,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转化方式进行。

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应根据高校本身的学科发展情况,将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制度改革与课程思政改革一体化设计,思政课可助力学科集群建设;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方面,思政课教师应起到引领作用,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进行常态化沟通交流,建章立制、制定规划,形成制度保障。可以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从事正式课程→运作课程以及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的转化支持;在管理体系上,则应将运作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监督反馈制度相衔接,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多维度育人合力。

(三)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1.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不需喊口号、做标语,应弱化其外在的功利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发掘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与理想信念相关的元素,通过对话、体验等方式进行微观表达,开展直接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2. 重视大众话语的建构,更新教育内容,提高教学实效。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理想信念课堂教育内容,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与教育主题相结合来引领价值取向。重视理想信念大众话语的建构,从个体性、个性化、微观化的世界切入,使“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共同理想”“远大理想”等宏大概念落实为学生可以感知、可以感动、可以学习的身边榜样、平凡力量。例如此次疫情中许多可歌可泣、值得称颂的人物榜样和生动故事,在讲解中让大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些医生、护士、建筑工人身上,平凡岗位上的每个人都可能蕴含着理想信念光辉照耀下的非凡力量。用大学生能够听得懂、看得明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理想信念教育表达出来,使其“走下神坛”,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3.重视“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创新教育渠道。“从书本上接收来的理论的东西,必须同实际结合,同实践结合,经受生活实践的检验。这样确立起来的理想信念才是坚定的、可靠的。”通过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科学设计、组织实施,在他们朋辈交往的活动中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偏差的理想信念、错误的价值观、不良的行为倾向等;通过网络自媒体运营、新媒体互动等,围绕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打造关于理想信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的交流互动平台……多种渠道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在对国情社情民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教育渠道,检验教育成效,反思教育不足,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继续完善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学懂弄通、真学真用,知信行相统一。

结语

高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既有显性教育,又含隐性教育;既注重宏观呈现,又重视微观表达;既涵盖课程改革,又包括渠道拓展。思政课引领之下完成通识课、专业课的课程转化,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互助合作中各取所需,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共赢。如此,大学生也将在持续改进的理论习得、实践养成中不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19(0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外文出版社,2020(3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Z]. 2020-04-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 2020-06-01

[4] 曹福泉 刘增谷 朱 明.以德立人 启未来之程[N].中国青年报2021-01-19(07)

[5] 李朗.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25-27

[6]  韩丽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与实践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45-49

[7] 李刚、吕丽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转化向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14-20

[8] 李刚、吕丽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转化向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14-20

[9] 李刚、吕丽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转化向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14-20

[10] 曹峰、曹群.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0(2):135-137

[11] 刘建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丁西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