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设计赋能广告助农 匠心绘就共富图景——校地联动激活乡村产业新活力
文章来源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时间 : 2025年11月26日 15:12:34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2025-11-26 15:12:34

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双重浪潮中,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以“广告助农”为切入点,以设计创新为引擎,将广告产业与区域特色农业深度融合,从专属logo发布到农特产品包装创新,从赛事赋能到直播推广,金华市以校地联动为纽带,以设计创新为引擎,将广告产业与区域特色农业深度融合,让地标产品“潮”起来,让乡村振兴“活”起来,书写了产教融合与助农共富的双向奔赴新篇章。

专属标识亮相 锚定助农方向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赋能、市场运作”的校地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为农产品品牌升级提供了专业支撑,更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践平台。

在“助企惠农 金彩直播”全省广告助农专场活动中,专业师生团队设计的“广告助农”“地标富农”专属标识正式发布,标志着金华农产品品牌建设迈入标准化、专业化新阶段。两个标识巧妙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农业理念,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文化洞察力。

图为“广告助农”“地标富农”专属标识  设计:华玉亮 方柯涵

创意包装破圈 农产焕发新机

设计赋能的力量,更体现在一款款“有颜值、有故事、有温度”的农特产品包装上。从义乌红糖到兰溪杨梅,从罗埠冻米糖到地方腊味,金华高校师生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老手艺人,将地域文化、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美学完美融合,让农产品实现“颜值与实力双提升”。

在义乌市国际红糖丰收文化节上,设计学院师生团队响应市场监管局号召,推出系列特色红糖包装。设计深度挖掘八婺文化资源,将金华剪纸、青花纹样融入包装设计,通过数码绘画与四色印刷工艺呈现传统韵味;更以“真理的味道有点甜”为灵感,将陈望道历史故事融入创作,让红糖成为承载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显著提升了品牌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

图为以金华剪纸为元素的系列红糖包装  设计:揭谜 王忆楠、徐荧盈、金俊兰

金华市“广告助农 地标富农 直播兴农”共富行动中,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广告助农”设计团队量身打造兰溪杨梅创新包装及周边文创作品,配合“黑土儿”直播团队的线上推广与宣传片拍摄,让兰溪杨梅的鲜甜滋味通过创意设计与数字传播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图为金华市“广告助农 地标富农 直播兴农”共富行动兰溪杨梅篇直播现场

在“智汇罗埠 乡知有礼”罗埠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大赛中,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设计学院师生团队斩获多项大奖。《罗埠脆响记》凭借深刻的文化内核与创新设计勇夺一等奖。该设计以“采摘稻谷—筛选米粒—搅拌米花—切片成型”的传统工艺为脉络,用手绘插画串联“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叙事,橙黄与墨绿的配色呼应田园生态与丰收喜悦,既传递了老手艺人的匠心坚守,又唤起了人们对故乡味道的情感共鸣。《套装》《通用包装》《罗埠有礼》《腊味节日装》等作品也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展现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这些获奖设计不仅规划了线下主题展区、统一陈列与线上动态短视频传播的多元路径,还将推出节日限定款与多规格包装,全面适配消费场景需求。

图为《罗埠脆响记》的产品包装设计  设计团队:时梦楚 胡芝韵、俞可晴

校地深度联动 共谱振兴华章

一系列“广告助农”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校地双方的同频共振与通力协作。金华市市场监管局作为统筹者与推动者,不断谋划部署,先后联动浦江葡萄、义乌红糖、兰溪杨梅等特色产业,搭建起“政府引导、高校赋能、市场运作”的助农平台。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设计学院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团队,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专业技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助农实效。 这种“产教融合、产学双赢”的模式,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更让设计成为提升农产附加值、塑造本土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青春活力。 从logo设计到包装创新,从赛事赋能到直播推广,金华的“广告助农”行动正以多元形式、深厚内涵,让乡村好物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让地域文化得以传承、焕发新生。未来,这场跨越校园与田野的创意实践,必将持续激活乡村产业动能,绘就更为绚烂的共富图景。

作者:胡鼎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