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全国“周恩来班”育人协同效应,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成长全过程,2025年11月4日,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指导,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周恩来班网站和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周恩来班“读周恩来原著,写心得体会”征文分享活动暨第十一届“周恩来班”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合影
研讨会现场
周恩来总理秘书、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周恩来总理侄女、第十一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原国家乒乓球运动员、中国乒乓球国家级教练、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郑敏之;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首任会长廖心文;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原局长、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杨明伟;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秘书长李清平;天津党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主任徐行;浙江省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许柏海;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档案馆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15所全国“周恩来班”创建大中小学代表,各地周恩来纪念馆代表,以及师生代表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感悟伟人精神,共谋新时代“周恩来班”高质量发展蓝图。
周恩来总理秘书、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作点评
周恩来总理侄女、第十一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作报告
原国家乒乓球运动员、中国乒乓球国家级教练、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郑敏之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首任会长廖心文作点评
在征文分享活动中,南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翔宇江苏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等6所学校学生代表进行了优秀征文作品展演,专家对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为优秀获奖作品和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学校进行了颁奖。活动同时举行了学校第十七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命名仪式,对获评班级进行现场授牌、赠像、赠章。
为学校第十七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获评班级赠章
在研讨会上,11所馆校代表分别从创新红色资源挖掘与宣讲方式、馆校地共建教育基地推进红色教育、探索红色校本协同育人、特色思政课堂的育人模式、伟人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周恩来精神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色路径等方面分享了创建“周恩来班”和周恩来纪念馆的优秀经验。
杨明伟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愿望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遗愿,以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强国构想。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的规划正是对这些伟人目标的接续推进,并充分肯定了举办本次征文分享活动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他向广大青年学子提出“要像伟人那样,认真读原著、真正信原理、扎实做事情”的希望,鼓励大家以周恩来为榜样,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原局长、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杨明伟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张勇介绍,作为全国首家开展“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的公办高职院校,自2009年起,学校累计参与创建班级1300余个、学生6万余名,有34个班级成功创建、48个获创建奖;先后承办“周恩来班”校长论坛等多项全国性活动,相关成果获厅级及以上荣誉40余项,在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彰显出显著的示范效应。他提出,未来学校将会继续以伟人精神筑牢信仰根基,聚焦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培根铸魂实效,锻造时代复兴栋梁。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勇致欢迎辞
本次活动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分场景模块。在同科大讲堂,周秉建结合周恩来生平事迹与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伟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带领现场听众一同领悟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文体中心,“以国球之名·承总理之志”乒乓球交流活动如火如荼,郑敏之、杨明伟领衔开球,学校校长王卫标现场主持并亲自带队与到场嘉宾、师生代表进行友谊赛。
乒乓球交流活动合影
海棠花开映初心,伟人精神永传承。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文艺表演,师生代表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生动抒发着自己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