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名顶尖学者共绘诗教蓝图!全国诗词教育与研究论坛在杭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11月04日 17:02:23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2025-11-04 17:02:2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月31日至11月3日,全国诗词教育与研究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诗词教育与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协办。张存寿、王玉明、钟振振、张玉梅、肖红缨、王骏等百余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西子湖畔,共商诗词教育发展大计,共绘中华文脉传承蓝图。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伟江在开幕式致辞中引诗明义,指出论坛为回应“古典诗词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筑牢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搭建了关键平台。作为全国高职院校诗教先行者,该校深耕诗教育人近三十年,此次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搭建交流合作桥梁,助力新时代诗词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专家学者们凝聚共识、共话传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指出,新时代诗词教育坚守“以诗化人”传统内核,已形成从单一伦理教化向文化普及、审美启蒙拓展的新格局,论坛聚焦理论构建、技术赋能、美育融合与实践创新,对破解诗教难题意义深远。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提出论坛应承载“回归本原的深度对话、面向未来的范式探索、推动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三重期望,强调要以“知行合一”精神落地研讨成果。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玉梅阐释“细水长流、久久为功”的发展理念,强调诗词文化是滋养心灵的精神源泉,将以常态化机制推动高校诗教可持续发展。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王骏既肯定地方诗词普及成效,也坦诚高校诗教及AI赋能等前沿课题的短板,期待借全国专家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为论坛题写贺诗,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子、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何金霏现场诵读,让千年诗韵与青春朝气交相辉映。

为期四天的论坛中,高密度、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成为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大会报告、主题报告、主旨报告三大环节层层递进,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顾问孔汝煌教授《略论杨叔子先生当代诗教思想的返本开新意涵特色》,澳大利亚悉尼汉考中心主任史双元教授《说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的三种人生脚本》,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副主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例谈古代诗歌内容分层的若干形式标志》,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从四川师范大学“狮山曲社”的社课组织看校地结合的当下诗词创作活动》等报告,以开阔视野、严谨论证和鲜活案例激发深度思考;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蔡国强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洪帅教授分别以《理工科高校的诗词歌赋教学》《新旧韵之争中的是非探析》《知人论世、明典炼句——如何阅读温庭筠诗》为题作报告,聚焦诗教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与挑战;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李树喜《漫谈教育人才与诗词》,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张玉梅教授《“诗歌”在当下:从理论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大学推广诗教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等阐述,直指高校诗教核心议题。

分组学术研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推进会同步开展,与会代表深入互动交流,学术争鸣与思想共鸣交织碰撞。论坛还设置“青年学者优秀成果奖”,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9项,为诗教领域学术创新注入青年活力。

潮起钱塘,诗咏不息。作为论坛承办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心筹备与周到服务赢得一致赞誉。此次高规格全国性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是对该校长期坚持诗教育人探索的高度肯定,更是高校勇担文化传承使命、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生动实践,为全国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诗教工作树立了标杆,充分证明诗词之美能够跨越学科界限,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作者:陈红松  全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