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智联中哈·AI赋能职教共兴”2025(武汉)职教国际合作研讨会在我校学术楼1号厅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省教育厅、哈萨克斯坦教育部直属机构“TALAP”指导,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协办,武汉美和易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KazakhstanKidsGoTechnology.,LTD提供支持,以AI技术为纽带,搭建中哈职业教育深度合作平台。
哈萨克斯坦教育部直属机构“TALAP”总裁桑扎尔·塔特别科夫、副总裁阿利别克·艾哈迈托夫,科克舍套高等技术学院校长阿克努尔·埃斯利亚莫娃、塔尔迪科尔甘高等理工学院校长辛吉斯·努尔戈扎耶夫、阿拉木图理工学院校长梅代特·奥马尔别科夫、江布尔高等理工学院校长阿斯哈特·卡尔塔科夫、帕夫洛达尔信息技术学院校长谢里克·扎尔特巴耶夫、高等信息技术与新技术学院校长沙姆希亚·库马舍娃、阿斯塔纳理工学院副校长萨莉亚·多思曼、APEC石油技术高等学院副校长艾努尔·沙克诺娃、曼吉斯套高等理工学院副校长埃尔泰·朱马别科夫、阿克托别高等理工学院副校长里纳特·凯鲁拉耶夫,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念平,武汉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董亦频,武汉市委外办亚洲处副处长张轩,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夏光蔚、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汤春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谢计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佳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徐东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算法总监吴凌翔以及企业代表,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教师和各兄弟院校领导出席研讨会。会议由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副校长罗保山主持。

会前,黄念平与哈萨克斯坦教育部代表团会面。双方围绕中哈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合作潜力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沟通,就推动职教标准互认、师生交流等达成初步共识,为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基础。

黄念平代表湖北省教育厅致辞。他介绍,湖北已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有64所高职院校、85.8万在读高职学生,且在AI赋能职教领域形成“产业牵引教学、教学服务升级”的湖北模式,当前已有196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在鄂18所高校就读。他提到,湖北与哈萨克斯坦在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上高度契合,省教育厅将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双方院校结对共建、开展AI师资培训与课程标准联合开发,以职教合作赋能中哈经济走廊产业升级,助力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

桑扎尔·塔特别科夫介绍了哈萨克斯坦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及“TALAP”的核心职能,他表示,十分期待与中国院校、企业开展多维度合作,共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刘佳霓致辞,她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哈萨克斯坦教育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两国教育合作共识的具体行动,学校愿以会议为平台,与哈萨克斯坦Talap教育代表团及各院校、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探索AI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中哈相关院校、企业代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涵盖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

“中哈AI职教联盟”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国职教合作从零散对接迈向系统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将为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提供有力支撑。

刘佳霓作“AI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主题报告,分享学校以“数字无界,智行天下”为理念,借助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与国际合作的实践。学校打造“一网一库一中枢”数智基座,通过“AI+”多场景创新培养数智人才,积极“职教出海”与多国开展合作。面向中哈合作,学校提出专业共建、课程共融、师资共通、平台共享的“四维协同”框架,助力两国产业升级,深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教合作。

谢里克·扎尔特巴耶夫介绍哈萨克斯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为双方互学互鉴提供了宝贵参考。

中哈高等职业教育AI合作对话热烈开展。中哈双方院校、企业代表聚焦“教育部人工智能专业教学标准及学校专业建设特点”“数字产业岗位对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需求”“中哈如何共建专业、资源、师资与基地”三大核心议题,结合各自优势与实践案例深入研讨,碰撞出合作火花,明确后续合作的具体方向。

参会代表前往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参访。

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中哈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促成了一批实质性合作成果。武软将以“中哈AI职教联盟”为抓手,持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院校及相关机构的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标准互认、人才共育,为中哈教育交流与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

会议期间,哈萨克斯坦教育部代表团一行14人访问我校。双方以人工智能全面发展为契机,聚焦实训室共建、职教赛事联办、师生技能专业能力培训等方向建立合作,探讨人工智能、数字教学领域等方向的合作路径。

代表团在武软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武汉市智能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社交电商产业学院、科创实践中心、烽火产业学院。

作者:王燕、张雪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