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8日,应察隅县教育局邀请,广东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教育组团副组长、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炳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第十四批援藏支教队带队老师陈奕璋等共同前往察隅县开展专题讲座、毕业生回访以及学生家访等教育帮扶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助力边疆地区人才培养。
专题讲座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践行入党初心

在察隅县中学,陈炳炎为党员教师作了题为《让党徽闪耀在希望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践行入党初心》的专题讲座,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陈锋、察隅县中学书记雷映等一同出席。结合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独特身份,陈炳炎通过在广东创建“广东行”支部的经验,分享如何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育人”协同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丰富案例生动讲述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乡村一线,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把设计蓝图绘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地上的探索历程。整场报告紧扣“坚守教育初心、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核心,有效激发了在场教师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结合国家战略与本地实际,向与会教师介绍乡村振兴的意义与路径,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积极投身察隅的建设事业。

专题讲座二:“雪域筑梦,职引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面向察隅县中学初三年级全体学生,陈奕璋讲授了“雪域筑梦,职引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他以“兴趣探索与认知”为钥匙,通过富有启发的互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发掘职业兴趣,逐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就业观。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畅谈个人梦想,有的向往军旅生活保家卫国,有的愿投身旅游行业振兴家乡,有的则立志学习美术描绘未来。结合林芝职校的专业优势与察隅县中学的具体学情,陈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量身定做的学业规划建议。讲座尾声,陈炳炎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心中有尺”深情寄语察隅县中学的同学,强调要有“未来已来,时不我待”的迫切感。勉励同学们要及早规划人生,以“预则立,不预则废”激励大家胸怀理想、马上行动,努力成长为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才。

毕业生回访:职校启蒙技能,成才反哺家乡
为实地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成效、切身感受育人成果,陈炳炎一行在讲座结束后前往察隅县藏医院,对林芝职校藏医班毕业的扎西央宗和益西卓玛两位优秀毕业生进行实地回访。两位优秀毕业生均来自察隅本地,在林芝职校老师悉心培养与支教队精准帮扶下,目前是察隅县藏医院康复理疗科的技术骨干,成为职校培养的服务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两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完整演绎了职业教育赋能个人、服务地方的良性发展路径。她们表示,母校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与援藏支教力量的持续支持,不仅为她们奠定了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更坚定了她们扎根家乡、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陈炳炎指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标志着援藏工作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人才发展与地区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学生家访:关怀僜人学子,助力重返校园
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陈锋、下察隅镇副镇长王伟伟的陪同下,陈炳炎一行专程走进下察隅镇僜人新村,对一名近期辍学的僜人学生进行深度家访,为少数民族学生精准送达教育关怀。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基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陈炳炎一行在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陈锋、下察隅镇副镇长王伟伟陪同下,专程赴下察隅镇僜人新村,对一名辍学学生进行深度家访。此次行动精准践行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为少数民族学生送达了深切关怀

僜人世居察隅,虽人口较少,未列入56个民族序列,却始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紧紧相依的“石榴籽”。在家访过程中,陈炳炎一行与学生及家人围坐交流,细致倾听其面临的现实困难与辍学缘由,耐心疏导思想困惑,并积极鼓励学生重返校园。此次家访行动,不仅将“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民族家庭的期盼紧紧相连,更把教育公平与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家的土壤。
本次教育帮扶系列活动以多元互动架设桥梁,既为雪域学子开拓了视野新窗,更彰显了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凝聚民族情感中的独特价值。展望未来,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将与各援藏力量携手并进,持续深化协作机制,为高原学子的成长征程点亮更多引路明灯。
作者:广东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教育组 陈奕璋、陈炳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