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以“传承工业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工业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工业文化协会的指导下,由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联盟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工业精神的历史形成、内容意涵和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工业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力量。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国工业精神源于伟大建党精神,融汇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基因,具体展现为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等光辉典范,蕴含着艰苦创业的意志、自主创新的骨气、产业报国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追求,是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川省教育厅宣思统战处陈丽副处长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国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将波澜壮阔的工业奋斗史转化为生动深刻的育人教材,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四川省工业文化协会副会长付勇涛表示,四川工业底蕴深厚,从“三线建设”的无私奉献到攀钢集团的“钢铁脊梁”,从德阳重装的“大国重器”到今日新兴产业的创新涌动,书写的工业华章正是中国工业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联盟发起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高度肯定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探索,呼吁各界携手推动红色工业精神传承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力。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崇敏表示,学院将依托“红色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深化理论研究、扩大合作交流、强化教育实践,利用产教融合优势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中国工业精神的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举行了“红色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这是全国首个以红色工业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标志着我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进入了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该中心作为中国工业文化研究的基地,依托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厚的工业基因和红色底蕴,植根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肩负着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红色工业文化的神圣使命。中心将聚焦标志性工业精神谱系,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史料整理、文化传播和教育转化工作,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红色工业文化理论体系,推动研究成果向思政教育资源、文化育人载体、产业发展动能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精神,不仅是对百年工业奋斗历程的致敬,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推进红色工业文化研究与转化,将中国工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干本领,为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程瀚、孙玲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