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匠心传承育栋梁 思政赋能谱新篇——市政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成果展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10月20日 10:44:13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2025-10-20 10:44:13

10月16日下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充分发挥思政引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流溪・问学” 第四期教师发展沙龙——“匠心传承,思政赋能——市政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团队(广东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成果展”在学生活动中心三楼313室成功举办。学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部书记陈甄、企业导师代表、兄弟高职院校同行教师、校内兄弟学院教师及市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和检阅市政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的建设成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市政工程学院在深化“三全育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活动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行走的课堂”总结视频中拉开帷幕。视频生动记录了师生们将课堂延伸至工程一线、服务社会的实践足迹,体现了“饮水思源,实践求知”的育人理念,筑牢了学生的信仰之基,启迪了奋斗力量。

市政工程学院院长杨栗晶她回顾了团队获批省级示范项目以来的建设历程,强调了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以此次展示为契机,汇聚智慧,共谋发展。

图1 杨栗晶院长致辞

在随后的成果展示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秋娟作为团队负责人,作题为“匠心传承,思政赋能”的建设成果主汇报,系统梳理了团队在体制机制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来自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的企业导师单小亮作“不负山海 水润湾区”的主题演讲,结合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从国家重大工程的文化理念角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水利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使命,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活的行业视角。

图2 周秋娟做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成果汇报

图3 企业导师单小亮做“不负山海 水润湾区”主题演讲

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是本次展示的亮点。市政工程学院雷钢、卢杰河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说专业展示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说课展示,清晰演示了如何将职业道德、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理念等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环节,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微课展示环节则通过剖析“中国经典工程”案例,展现了工程实践中蕴含的民族智慧、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

图4 雷钢做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说专业展示

育人成效的生动体现贯穿始终。优秀毕业生郑坚泽以“向下扎根,向上繁茂——我的岩土勘察成长之路”为题,深情讲述了在校期间思政教育的滋养如何助力其职业成长,表达了扎根一线、服务社会的决心。

图5 优秀毕业生郑坚泽做“向下扎根,向上繁茂”演讲

此次成果展还穿插了慷慨激昂的朗诵《强国有我 青春担当》抒发了学子们的报国之志;原创歌曲《爱润香江》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专业特色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及新生们合唱的《勘探队员之歌》,歌声嘹亮,展现了新一代市政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6 学生朗诵《强国有我 青春担当》

最后,学校陈甄作了总结讲话。讲话高度肯定了市政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的建设成果,认为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展示全面、成效显著,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立德树人的政治自觉和教学创新的实践智慧。讲话强调,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大命题,希望市政工程学院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希望全校各教学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为培养更多德技并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流溪・问学” 教师发展沙龙,一直是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碰撞思想的 “温暖平台”。此次,市政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 “携手”,更让这场沙龙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一个是深耕“市政匠心”,培养能筑路修桥、建城利民的技术人才;一个是坚守 “思政初心”,播撒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思想火种。本次成果展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与展示,更是一次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这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更是主动服务国家人才战略、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作者:郑海燕、周秋娟、欧阳莎、林冬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