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自由贸易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起航西海岸 青春赢未来”2025秋季高职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26届毕业生双选会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志愿广场举行。

百企云集筑平台 千岗竞逐聚英才
“王经理,您公司的PLC编程岗,我们正好有批能直接上手的苗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争化身推荐官,积极为2026届毕业生牵线搭桥。此次招聘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人社部门、人力资源公司,精准邀约312家用人单位携万余个岗位参会,创下近年来单场招聘会企业数量新高。现场展位沿广场有序排布,海尔集团、明月海藻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领衔参会,涵盖芯屏光电、智能制造、文旅金融、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与学校48个契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产业体系的专业形成精准对接。“收到的简历中,青职毕业生的技能熟练度和岗位适配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海尔智家招聘负责人陈浩介绍道,仅开场两小时,企业就收到200余份意向简历。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提供岗位1万余个,吸引市内多所高职院校的1.1万名毕业生到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00余人次。

招聘会期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秦青松,党委副书记、校长邢广陆,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旭鹏、刘宏,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海波,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秦冬梅,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祥华,青岛自由贸易创新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处处长杨东,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宋萍等一行,深入招聘会现场巡场指导。同时,以此次现场招聘会为契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详细了解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深度挖掘企业岗位资源。
政策护航强保障 驿站暖心留良才
“同学们,青岛给留青就业的你准备了实打实的福利——一人一间房,房租、水电、网络费用全免,让大家扎根青岛没负担!”青岛市人社局、西海岸新区人社局等部门化身“人才发展顾问”,在招聘会现场设立政策宣讲专区,构建“政策解读+精准对接+长效服务”留才闭环。工作人员通过展板图解、手册派发、一对一咨询等形式,详解青岛市、新区留才新政,重点推介免租金住宿、技能提升、创业扶持、落户便利等核心政策。“这些政策礼包特别实在,让我坚定了留青发展的决心。”工业机器人专业2026届毕业生牟伟俊在咨询后,当即向本地企业投递了简历。现场还同步推介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研学路线,让毕业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新区魅力,坚定留区发展信心。

智创服务助求职 精准指导育栋才
依托“1235”就业工作模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智慧赋能贯穿就业服务全过程,全新引入的AI模拟面试系统成为现场“网红打卡点”。学生通过反复作答与即时反馈构成的训练闭环,实时获取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维度的个性化建议,实现求职核心竞争力的优化升级。“AI帮我梳理了‘操作场景+解决问题+成果’的答题思路,今天就拿到了第二轮面试邀请,太管用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26届毕业生张凯越分享道。与此同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还同步开展了“求职训练营”现场咨询、简历义诊等服务,汇聚人力资源企业与校内资深就业指导专家力量,为毕业生提供从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到职位适配的全周期就业服务。

在招聘会启动仪式上,授牌成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9个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分中心;聘任海创汇(青岛)科创服务有限公司等13家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秀校友、山东科路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峻彬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了职业发展心得。刘宏表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迭代升级AI模拟面试、求职训练营等智慧化服务,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进“卓越工匠班”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求职竞争力,助力更多“青职小匠”扎根区域发展。

此次招聘会的成功举办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稳就业、促就业”工作的生动实践。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搭建“百企千岗”招聘平台、依托智慧技术升级就业服务效能、深化产教融合筑牢人才培养根基,同时联动政府部门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起“校政企协同、全链条赋能”的就业工作格局。未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迭代优化就业服务举措,让更多“青职小匠”扎根青岛、服务区域,在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真正书写“教育赋能就业、就业反哺发展”的双赢答卷。
文/袁蕾 图/钟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