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组织基本情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是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9名,汇聚了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等。支部精准对接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举措,构建“政校企社”四方协同联动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二、做法与实践
(一)擎旗铸魂聚合力,党建引领开新局
创新联建机制,构建协同发展“共同体”。支部立足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创新构建“政校企社”四方联建机制,通过整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家单位的资源优势,采用“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累计开展“党建引领中高职一体化”“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等党建联建活动20余场、交流合作20余次,形成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打造教育矩阵,激活党员学习“新引擎”。支部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以“初心号”红色巴士、企业车间、实训基地等为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教育平台。通过组建由党建专家、大国工匠等构成的多元化讲师团,系统开发理论课堂、匠心课堂、实践课堂和云端课堂四大模块党课,重点培育《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等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二)践行使命担当,服务社会促振兴
深化四维联动,拓展教育服务“新格局”。支部发挥教育服务优势,建立“政校—校企—校校—校社”四维联动机制。聚焦政校联动,支部党员连续14年负责承办浙江省高职技能竞赛工作,完成亚运会交通服务保障6800余人的培训工作。聚焦校企联动,联合吉利、零跑等汽车龙头企业共建课程20门。聚焦校校联动,支部党员与中职党员教师联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带动一体化合作中职院校实现技能竞赛国赛一等奖的突破。聚焦校社联动,支部党员为社区居民开展购车咨询、车医生服务10余次。
聚焦共同富裕,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支部重点围绕景宁汽车全产业链,建立“人才培育——产业赋能—技术攻坚”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通过设立教授工作站、建设产业基地等举措,助力景宁企业实现产值超3.2亿元。助力东西协作,创新“前方团+后援团+接力团”援疆模式,已连续选派了3名支部党员前往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对口支援,捐赠图书500余册、争取到3000余万专项资金,助力学校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聚焦科技赋能,增强战略支撑新动能
战略引领,打造高端服务“智囊团”。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为教育部、省教育厅、汽车行指委等单位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匹配报告、专业教学标准、职教高考大纲等文件20余份。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为省交通运输厅、地市交通局开展绿色出行、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试点等工作建言献策10余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支部成员牵头的极氪汽车全球培训中心,为白俄罗斯、阿联酋等近20个国家学员开展国际培训18期。
产教融合,构筑互利共赢“生态圈”。行业发展方面,依托支部牵头成立的浙江省汽车服务产教融合联盟,支部先后为吉利、零跑等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培训,累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余个。县域发展方面,支部党员在钱塘区、长兴县、龙泉市等地开展差异化合作,重点攻关智能汽车、空调系统等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四)深耕育人沃土,锻造技能人才新体系
赛教深度融合,实现师生能力“双提升”。支部依托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优势,将支部建在专业上,推进党建引领赛教融合发展,组建“党建+技能”导师团,重构“岗赛对应、课赛融通”的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分类施教,培养“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技能竞赛获奖连续三年全国同类专业第一。党员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一类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强化实践育人,构建三维一体“大课堂”。支部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行业实践+红色实践+公益实践”三维一体“大课堂”。支部派出多名党员赴省交通运输厅、平阳交通局等行业部门挂职,赴浙江元通集团等龙头企业任访问工程师。党支部党员带着学生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山区海岛等开展红色实践,为亚运会、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提供公益服务超过1000人次。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引领发展实现新跨越
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近五年支部所在专业四次荣膺“金平果”全国高职专业综合实力排行榜首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并牵头制定教育部4个专业教学标准及汽车类9个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二)师生团队共育共进,立德树人取得新突破
支部构建的育人体系有效激发师生成长内生动力。学生在全国一类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一等奖7项、连续三年全国同类专业第一)、省级一等奖40余项,多次实现在国家级特别奖学金、省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等领域的突破。党员教师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省巾帼建功标兵等省级以上荣誉40余项,团队成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三)经验模式推广辐射,示范影响获得新认可
支部形成的“政校企社”联动机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支部党员多次在全国汽车行指委会议等高端平台分享经验。党建联建机制成效显著,助力合作院校实现学生和教师技能竞赛国赛一等奖突破。相关实践获《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10余次,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与好评。
作者:陈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