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职大E·就通实践队:AI赋能乡村 青春书写时代答卷
文章来源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时间 : 2025年08月22日 14:03:03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2025-08-22 14:03:03

今年暑假,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就通实践队以青春之智与科技之力,兵分三路,深入新疆、井冈山与浙江金华三地,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广袤乡土间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青春建功”的生动图景。实践队依托电子信息类专业技能,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语言互通三大核心领域,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服务模式,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青春答卷。

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智治赋能红旗村,银龄课堂暖人心

在浙江义乌红旗村,智芯先锋团队化身乡村数字治理的“助推器”。团队深入调研该村“清廉钉办”“数治红旗”平台运行机制,精准解析其“线上审批+智能监督+群众参与”的治理密码,形成详实的《乡村数智化治理“红旗经验”调研报告》。“为了让使用更方便,我们驻守红旗村‘数智大脑’驾驶舱,精心编制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应用驾驶舱使用手册》,将复杂操作流程化繁为简。”实践队队员黄颍颖说。此举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也让队员们的专业技能获得了红旗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图为E・就通 智芯先锋实践队在“数治红旗”应用驾驶舱内学习

团队更聚焦民生需求,收集问卷300余份,梳理出9大类需求。针对乡村老人面临的“数字鸿沟”,贴心开设“银龄课堂”,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应用;在村中建立的“科学E站”里,队员们则为孩子们打造了妙趣横生的科技课堂——利用水果发电实验材料、指导组装放飞20余架航模,点燃了40多名乡村儿童的科学梦想。三年级的王思煜小朋友说道:“长大以后,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建设我的家乡,让我们村变得更高级!”

图为E・就通智芯先锋实践队开展银龄课堂

人工智能+文化传承:虚拟重走红军路,井冈精神触手及

浙赣先锋团队奔赴革命圣地井冈山,以科技之钥开启红色文化传承新篇章。团队成员由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子组成,怀揣“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的信念,运用前沿技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在井冈山,队员们历时8天,足迹遍及黄洋界、八角楼等12处革命遗址。他们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精度航拍与三维建模,构建起覆盖核心区域的“红芯革命地图”;更开发出沉浸式VR实景交互系统,戴上设备,用户便能瞬间“置身”于八角楼的灯光下,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场景。

图为实践队队员制作的井冈山“天绘全景”3D动态模型截图

“活动期间,我们把陈望道故居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老照片、文物档案及刘玉平等老一辈人的口述回忆,将这些宝贵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建模。”毛胜圣介绍实践队的工作内容,利用井冈山革命旧址、烈士故居和分水塘村的走访资料,用3D扫描仪、无人机记录建筑结构与地形地貌,建立3D模型。借助AI技术修复历史影像,结合资料生成会师、战斗等动态场景,经评估优化后建设为虚拟场景。通过前沿技术和红色宣讲相结合,让宣讲“活”起来,分水塘的“真理火种”与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在数字代码中交汇融合,用00后的红色声音粹炼出更加炽热的光芒。该行动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团委的支持下开展,返校后团队立即在金华婺城区多个乡镇学校启动“红色数字成果校园巡展”,生动的VR体验、逼真的三维地图与AIGC复原场景,让超过2000名师生深受震撼,来自金华少年宫的董晟成同学感叹:“这种用技术触摸历史的方式,比课本讲述更有冲击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全国高校学子宣讲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人工智能+数智推普:云端语博连心桥,维汉同声颂中华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推普先锋团队以人工智能为桥,精心实施“语言互通”工程。团队创新采用“基础攻坚+场景应用”双轨模式,构建起“线上语言博物馆+线下互动课堂”立体推普体系。“我们基于DeepSeek智能系统打造的“国语通AI”系统,收录维汉对照的3000个高频日常词汇与500组实用对话场景。系统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能清晰展示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流变,为学习者提供深层次语言理解支持。” 实践队队员郑群涛说。

在线下,“用AI学习普通话”课程则充满活力与温情。队员们巧妙运用维汉双语儿歌教授汉语拼音,并精选《满江红》等中华经典诗词作为朗诵素材,让100余名新疆儿童在优美的韵律中感受语言之美,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为巩固和延伸学习效果,团队自主开发了便携式“推普学习机”,内置维汉互译、智能语音评测及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功能,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大大提升学习趣味性,累计惠及学生超1000名。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新疆喀什开展推普课堂和指导小朋友使用国语通AI系统

此外,经过培训的实践队员与28名当地学生骨干组成“推普联络员”网络,深入13个社区、480余户家庭,派发手册、回收有效问卷500余份,将推普工作从课堂延伸到社区家庭,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连接各族群众心灵的纽带。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社区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活动

今年,E·就通实践队立项2025年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井冈情・中国梦”2025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活动、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专项实践活动(共青团新疆)。他们用坚实的专业技能与炽热的青春情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在科技赋能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讯员:费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