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走的课堂” 打通实践育人路:职教青年学子对话深中通道
文章来源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08月07日 09:37:55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2025-08-07 09:37:55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市政先锋实践队”在市政工程学院周秋娟副院长的带领下,师生一行20多人,前往全长约24公里的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进行现场教学。

同学们聆听深中通道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智慧

市政工程学院周秋娟副院长、刘忠祥,向同学们现场讲述了超级工程背后的奋斗故事与科技密码,懂得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也讨不来的。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广州、中山三地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其中桥梁工程总长约17.2公里,采用“西桥东隧”方案。桥梁部分由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后更名为“深中大桥”)、非通航孔桥组成。其中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是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塔采用门式构造,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为世界最高海中桥塔;桥面距海面高度达91米,通航净空达76.5米,为世界最高的海中通航净空。中山大桥则为主跨580米的大跨度斜拉桥,两者与总长逾11公里的非通航孔桥共同形成连续的跨海桥梁集群。

老师现场讲述深中通道背后的奋斗故事

当同学们亲眼看见总长超17公里的桥梁集群蜿蜒海中,在朝霞映照下熠熠生辉,听老师讲解建设者如何在解决大节段钢箱梁的吊装、匹配难题过程中实现多项世界级创新时,课本上那些抽象的力学原理、钢结构知识瞬间变得鲜活可感。曾经在实训场里反复练习的测量、仿真计算等技能,此刻与大桥建设的实际需求有了清晰的对接——他们意识到,每一个技术参数的精准把控,每一项工艺的严格执行,都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与寿命。

此次行走的课堂,将专业学习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紧密相连。学生通过参观学习,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学的技能并非局限于课堂,而是能在这样的超级工程中找到用武之地。这种直观的认知,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更让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深刻体会到 “学以致用” 的真正含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水润初心、能源报国” 的育人理念深植校园沃土。这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的深度实践教学,是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的有益尝试。希望同学们以此实践活动为契机,更多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水电职教学子与深中通道合影留念

作者:欧阳莎、周秋娟、林冬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