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共话AI赋能职教 共谋高质量发展——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活动”
文章来源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08月04日 09:45:57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2025-08-04 09:45:5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7月31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活动——AI赋能职教行(第七期)”在舟山隆重开幕。来自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院校代表及企业嘉宾齐聚东海之滨,共话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场景、新生态。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经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晓瑜主持。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中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伟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四级调研员李宇辉、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王博、舟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厉仁军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先后致辞。各位领导专家分别从宏观政策导向、地方创新实践、行业前沿趋势等多维度为大家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他们一致强调,人工智能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引擎,要以技术创新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随后,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授对《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进行了深度解读。他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解析了标准出台的背景意义,并围绕AI在教学革新、管理优化、资源建设等维度的融合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上午的专家报告环节由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曹志斌主持。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清水教授聚焦《AI助力新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和课堂教学评价》,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驱动课堂评价模式变革中的核心作用,分享了AI在教学标准细化、课堂动态评估等方面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力提升专委会秘书长程庆梅教授以《AI如何助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深入探讨了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场景,覆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精准辅导等关键环节,清晰勾勒了智能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未来图景。

杭州豪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志威先生分享了《从课程创新到融合育人的智慧教学新范式》,通过鲜活的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智慧教学新范式的深刻转型。

本次活动持续至8月1日,活动设置了多个专题报告和案例分享环节。20余位专家学者、院校领导和企业嘉宾围绕AI赋能“职业教育发展、专业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评价、数字教材开发应用、产教融合实践”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展现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应用。我校航海工程学院院长汪益兵教授以《VR+AI赋能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为题,生动展示了现代航运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此外,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这一核心议题举行专题会议,探讨AI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路径与实践挑战,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思路与参考。

此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全国性会议落地舟山,既是对我校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也为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和海洋特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数字动能。学校将继续加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和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和实践路径,为培养更多具备数智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和专业负责人、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