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笃学深研强素能 砺能践悟淬初心——广东省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暨教师核心技能素养提升研修班圆满结束
文章来源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08月02日 11:39:42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2025-08-02 11:39:42

者按

7月30日,为期10天的广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示范性培训项目“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暨教师核心技能素养提升研修班”圆满结束。本培训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政策文件要求,以“深化劳动教育,夯实强国根基”为核心,来自全省29所高职院校的50名学员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调研,全面提升了劳动教育教学能力,为推动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学习回顾

本次研修班设置了递进式的学习模块,以精准化设计保障培训实效。10天的课程安排紧凑高效,涵盖12场专题报告、2场案例教学、4天现场教学及多轮分组研讨。课程内容紧扣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从理论前沿、课程设计、职业发展,到案例分析、实践调研、经验交流,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员提供学习体验。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李艳娥授课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林冬妹授课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管小青授课

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钟飞燕授课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劳动教育负责人孔德明授课

image.jpeg分组研讨

项目组安排了恒泰农业种植园、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等劳动教育基地研学,让学员在科技前沿感知智能劳动的创新与变革,拓宽劳动教育视野,提升跨场景设计劳动课程的实践能力。

image.jpeg学员深入调研恒泰农业种植园无缓冲气雾育苗技术、气雾光合链导技术及植物生长云管理系统

学员与广州市恒泰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爱东合影留念

学员在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实践调研

学员走进新丰县全国劳模学习教育基地、新丰县回龙镇楼下村、正子村等地进行考察调研,体验农事劳作,实现从“体验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跃迁。

全国劳动模范陈莲娣分享创业守业历程

学员深入调研“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正子村

image.jpeg开展农耕体验与劳动竞赛——种秋葵

image.jpeg开展农耕体验与劳动竞赛——插秧

学校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楼下村第一书记唐海标向学员介绍楼下村基本情况

二、特色与亮点

本次研修班定位于高水平、针对性与深度研讨,形成了“四维赋能”的独特模式。

一是“领导重视”强保障。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国培及省培工作,为培训筑牢坚实后盾。学校深入开展“校领导走进国培省培课堂,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学校党委书记李艳娥教授亲自为学员授课,以《高职优秀教师成长路径之探讨》为题,深入解析教师的成长逻辑、能力进阶路径,为教师职业发展锚定清晰坐标。

二是“名师引领”促提升。此次培训汇聚众多名师专家,包括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林冬妹、全国劳动模范陈莲娣、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管小青等。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全方位引领学员成长,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实践赋能”助振兴。学员深入学校乡村振兴所驻回龙镇,通过农耕体验、走访调研等实践环节,形成了理实结合的闭环培训链条。通过“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条件评估与对策建议——基于回龙镇调研体验与反思”的主题研讨,探讨“学校—地方政府—村集体”三方共建劳动教育基地模式,学员积极为回龙镇乡村振兴“把脉开方”。

学员在全国文明村楼下村深入走访调研

学员为回龙镇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建言献策

四是“学员主体”聚合力。培训初期通过团队建设组建6个小组,涵盖不同学校,促进经验互补;成立班委实行自主管理,配合封闭式教学安排,开展丰富班级活动,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班级文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日常管理中落地生根。

三、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学员实现了“理论-实践-反思”的深度转化。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明晰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掌握了劳动教育的创新方法,提升了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员对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本次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班长刘伟坚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将一面绣有“国培润桃李 匠心育英才 研修促成长 劳育展新篇”的锦旗赠送给学校,以向学校表达感谢之情。

学员向学校赠送锦旗

十日深耕,满载星辉。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是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未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继续依托优质培训资源与平台,深耕“双师型”师资培育,为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员感悟摘录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陈晓芳

首次参加劳动教育国培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从名师课堂到田间农耕,从茶话交流到团队协作,劳动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培养责任、协作与创造力的生动课堂。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深刻体会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强体、以劳创美”的意义。感恩这次相遇,未来我将把劳动教育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地方,让成长扎根于实践的土壤。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邱晓凤

十天国培如一场春雨,让我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破土而生。身为高校辅导员,既要做思想的灯塔,更要躬身践行。与各校同仁切磋,满载宝贵经验;韶关回龙镇之行,更让我触摸到“百千万工程”的温度,基层劳动者的汗水,尽是奋斗的分量。这次培训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明确了成长靶向,坚定了深耕教育的信念与底气。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 陈泳鹏

通过十天的系统研修,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维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溯源,到智能化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革新;从校本课程设计的特色化探索,到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育人创新,全方位提升了我的专业认知。特别是“专业+劳动”的融合模式启示我:航空类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将工匠精神、科技创新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我将把本次研修成果转化为“航空特色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为实现航空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温雪秋、林冬妹、孔德明、张文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