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2025年7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E·就通浙赣先锋实践队成功入选2025年“井冈梦·中国情”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从分水塘村的真理寻访到为期9天的井冈山之旅,E·就通浙赣先锋实践队队员们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带着在陈望道故居汲取的信仰力量,踏上承载着革命星火的红色土地,借助AR、VR、AI的科技手段,用“科技+宣讲”的方式,让“真理的味道”在井冈山的烽火记忆中延续传承。
“油墨香飘出江南村落,真理的种子深植中国大地。”实践队首站来到义乌分水塘村。在陈望道展示馆,队员们追寻着先生的足迹,深切感悟其追求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与不朽功勋。此行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分水塘是点燃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种的地方,井冈山则是这星火燎原的策源地。从分水塘村到井冈山,正是一条清晰而壮阔的红色基因传承之路。 该实践队队长毛胜圣在分水塘村的望道纪念馆前宣讲:“从分水塘村到井冈山,从思想启蒙到革命实践,这条跨越浙赣两省的红色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缩影。”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望道展示馆合影
分水塘村是思想火种的萌发之地,而井冈山则是革命星火燎原的实践起点。怀揣着从分水塘接过的“真理火种”,实践队抵达江西井冈山,投身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这里,队员们将分水塘的“真理味道”一路延续至井冈山,主动向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伙伴们,热忱分享陈望道先生“墨汁当红糖”的往事。从分水塘播撒的星火,在井冈山的群峰间激荡起广泛共鸣,让真理的甘甜与革命的赤诚在跨校交流中交融共生。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全国高校学子宣讲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活动期间,我们把陈望道故居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老照片、文物档案及刘玉平等老一辈人的口述回忆,将这些宝贵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建模。”毛胜圣介绍实践队的工作内容,利用井冈山革命旧址、烈士故居和分水塘村的走访资料,用3D扫描仪、无人机记录建筑结构与地形地貌,建立3D模型。借助AI技术修复历史影像,结合资料生成会师、战斗等动态场景,经评估优化后建设为虚拟场景。通过前沿技术和红色宣讲相结合,让宣讲“活”起来,分水塘的“真理火种”与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在数字代码中交汇融合,用00后的红色声音粹炼出更加炽热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队员制作的井冈山“天绘全景”3D动态模型截图
该行动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从分水塘村的“真理的味道”,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就通 浙赣先锋实践队以专业为桥,让分水塘 “真理的味道” 与井冈山精神深度交融,以代码为笔、数据为墨,用专业技能和红色宣讲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数字世界书写红色篇章。接下来,实践队返程后,将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宣讲,用沉浸式、交互式的红色宣讲,将“带着真理上井冈”的故事,脉络串联全国星火,用贴近青年的技术语言,让真理的光芒在数智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通讯员:费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