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建筑为主题的“古韵今风”YES夏令营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落下帷幕。在为期12天的中国之行中,十余名来自美国的青少年在老师陪同下跨越重洋,与中国伙伴一起在古街老巷与摩天丛林间穿梭,于古运河畔与新城工地上驻足,以建筑文化切入,体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当代中国发展的澎湃活力,在行走的课堂中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古建智慧里的匠心传承
在中国古建“基因”的卯榫智慧讲座上,当金职大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陈重东展示无需一钉一铆,仅凭精妙咬合便能屹立千年的木构件时,美国学生Nathaniel眼中闪烁着惊叹:“这简直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这份震撼,在亲临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卢宅明清建筑群时达到顶峰。层叠的斗拱挺立在粉墙黛瓦之间,木雕彩绘为这九进纵深、面阔五间的“民间故宫”更添活力。James手中的相机一刻未放下,他由衷感叹:“木头的语言,竟能如此坚韧而优雅。”
在金华古子城探访中,这种体验更显深度。金华籍学生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引领美国师生穿梭于八咏楼的厚重、万佛塔的庄严、酒坊巷的烟火气之间。婺江之上,彩虹桥如长龙卧波,连接古今。“向美国朋友讲解家乡历史,是语言能力的挑战,更是文化自信的表达,”志愿者代表洪奕珊同学坦言,“文明的对话,贵在真诚互动与心灵共鸣。”
钱塘江畔,月轮山巅,美国师生探访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的六和塔。当得知这座十三重檐的木构巨塔,内部是七层坚实的砖石核心,且肩负着镇潮佑民的双重使命时,Franchesca深受触动:“古代中国的营造技艺,完美实现了实用理性与精神信仰的和谐统一。”中国设计独特的文化韵味与创新思维,更对她即将开始的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启发。
中国的现代蜕变与未来擘画
美国师生们与红砖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学生来到了被誉为“浙江乡村振兴样板”的花园村,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设施、蓬勃的产业,还有村民自发用竹子、卵石等本土材料打造的数十处共享艺术空间令他们惊讶,也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中国乡村”的刻板印象。偶然遇见的饭店老板热情地与美国师生分享着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共富的故事。Weiler教授感慨道:“我们很享受和金华市民一起聊天。我看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回归与价值的实现,是古老乡土在现代文明中的生机勃发。”
在坐落于燕尾洲的金华城市展示馆,中美青年通过走进一座馆,读懂一座城。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微电影、一个个故事,记录着美丽金华的前世今生。按1:900的比例进行复原的金华市区模型使美国师生深感震撼,同时讲解员也结合城市沙盘向美国师生展示“两山一川、十字脊脉、一城双心、百溪润城”的城市发展蓝图。历史学Levy教授感受到了金华对历史、科技、人文、自然的开放包容。
科技赋能建造新纪元
走进现代化的装配式建筑工厂,美国师生见证了“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的产业革命。车间自动化流水线高速运转、机器轰鸣,一块块PC预制混凝土构件整齐码放在堆场上。在产品实验区,实验人员正在对PC板进行加载破坏性力学试验。“PC叠合板目前广泛应用于中国建筑行业中。”金职大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李卫平给美国师生们介绍道,厂区的办公大楼采用的就是全装配式结构,其中装配率达到80%左右,让建筑拥有了“绿色基因”。Xavier好奇地看着生产线上刚出炉的PC构件,“模块化建筑将智能科技与传统建筑完美融合,这肯定是中国速度的秘诀。”
高铁体验,则成为感知中国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最佳窗口。在候车大厅,领队陈骏键老师让美国师生猜猜中国高铁速度,Angel立刻回答道“不低于300公里每小时!体验高铁是我来中国的‘To Do List’其中之一,而且我知道高铁钢轨是无缝焊接的,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在列车上,游历过世界各地的Levy教授赞叹不已:“中国高铁重新定义了平稳与高效!”
架设文化之桥,共绘和美未来
在结营仪式上,美国师生们纷纷发表这几天的感想。建筑学学生Kyla展示她拍摄的建筑照片:“中国建筑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实用与美学的平衡。”
最让人感动的是Najelah的发言,她说:“在美国,媒体很少向我们介绍中国的情况。当我来到金华,与这里的学生和市民促膝长谈,才真正看到中国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我和这里的人们一起旅行、一起欢笑、一起吃饭,就像认识了很多年一样。这里的食物太美味了,即便天气酷热难耐,大多数日子气温都高达35摄氏度以上,我还是会想吃一大碗香辣牛肉粉丝。”
Weiler教授说,中美青年要做“桥”的建造者,而非“墙”的筑造者。“作为青年使者,我们此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将所学所感带回家,继续传播文化、增进理解。我们的旅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我们把这份对古建智慧的敬仰、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以及这一路上激发的灵感继续传递下去。”
Levy教授代表美国师生向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表达了感谢,他用了英文单词gratitude——感恩,“感激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每当我们读到有关中国的报道,每当我们遇到来自中国的人,每当我们重返中国,我们都会想起你们。希望这些天我们向你们展现了美国最好的一面。中美师生这些天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正是因为这些中美青年,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我们的未来将充满相互尊重、真挚欣赏与感恩之情。”
金职大建筑工程学院负责人总结道:“当美国青年既为古建的飞檐斗拱而驻足,又为智能工厂的精密高效而赞叹时,文明的对话便超越了语言的藩篱,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了桥梁。这种基于亲身体验的认知,最真实,也最珍贵。”
从榫卯的千年咬合到高铁的贴地飞行,从运河的古老脉搏到新城的拔节生长,这场跨越时空的“中国密码”破译之旅播下的种子,正在中美青年心中,孕育着跨越太平洋、连接东西方的和美未来。
据悉,YES项目是为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重大倡议,由中方发起“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本次项目将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讲座等形式,带领学生深入感受中国古建筑的深厚底蕴,促进中美青年互学互鉴。
作者:骆张航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