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哲共富行 浙江工商职院大学生助力嵊泗生蚝“云端”热卖
文章来源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07月23日 15:42:48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2025-07-23 15:42:48

“家人们,注意啦,现在给大家试吃的是来自我们嵊泗自产的生蚝,直播间下单福利多多!”来自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商职院”)的大学生主播潘嘉豪手持肥美的生蚝,对着镜头热情展示。在他身旁,学生们正卖力地开蚝、调酱料,鲜嫩的蚝肉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直播间里,观众纷纷留言:“生蚝好吃吗!”“主播多开几个看看!”  

此次直播活动是工商职院作为省级结对帮扶嵊泗团组成员单位、浙哲社科志愿服务大队发起的“甬青破浪・金平海货云播计划”项目的一部分,也是“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惠民乡村活动”的重要载体。工商职院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海岛电商培训+直播带货”的助农模式,推动嵊泗海产品拓宽销路,推动海岛高质量发展。项目负责人陈聂表示:“我们希望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直播助农带动嵊泗电商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会直播、懂直播的渔民,帮助优质海货走出海岛、走向全国。”  

破解难题,共赴“山海之约”

7月6日,同学们一登岛就开始调研嵊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们发现嵊泗出产的生蚝个大肉肥、口感鲜甜,是名副其实的“海中牛奶”。但因运输成本高、销售渠道单一,长期依赖低价批发,渔民收入有限。“好货卖不出好价,我们也很着急。”当地养殖户坦言。

为了帮助嵊泗渔民打开销路,同学们开启了人生的第一场直播之旅。“直播最困难的是设计话术。”学生主播林明磊说,“我们既要突出产品特色,又要符合平台规则。光讲解不够直观,我们要让观众看到生蚝多新鲜!” 同学们自发设计了一整套流程:现场开蚝、制作蒜蓉烤蚝、试吃点评,甚至穿插海鲜小知识,直播间顿时变成了‘舌尖上的嵊泗’。”

21实践团队成员开展生蚝带货直播.jpg

同学们连夜学习带货话术、互动技巧,并提前拍摄生蚝捕捞、清洗的短视频,制作宣传海报和手牌,并专门整理了《生蚝直播话术手册》,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直播脚本,“福利秒杀”“满减优惠”等促销方案也反复推敲。退伍军人程海亮说:“我们模拟了各种突发情况,连BGM歌单都选了十几首,就为了直播时更流畅。”  


直播带货,共赴“助农之约”

7月17日晚,第一场生蚝带货直播如约开启。尽管准备充分,首场直播仍充满挑战。“生蚝怎么保存?”“快递多久能到?”面对观众提问,初次带货的主播们一度紧张卡壳,直播间时而会陷入几秒钟的沉默。但同学们迅速调整状态,互相接力解答,气氛组巧妙地“捧哏”,及时接住主播抛出的话题,直播逐渐白热化。

随着点赞数突破1万,订单接连涌入,最终达成百余单交易,销售额近万余元。“下播之后看到交易数据,大家都激动坏了,纷纷转发朋友圈分享这个好消息!”主播华超感慨道。  

嵊泗县枸杞乡生蚝养殖场负责人竖起了大指姆,连连点赞:“大学生们有想法、能吃苦,直播带货比我们传统销售效果好多了!”

21实践团队成员在直播中邀请枸杞乡小关岙村傅书记介绍嵊泗生蚝.jpg

校友携手,共赴“美好之约”

在五龙乡的海滩上,同学们正与嵊泗彩虹环保志愿队共同开展海岛环境保护行动。在烈日下,大家手持夹钳、垃圾袋,仔细清理着海滩上的塑料瓶、渔网等废弃物。而这支队伍中就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她是工商职院85级校友董凤波。“当年老师告诉我‘做人要有社会担当’,没想到这句话成了我一辈子的指南针。”活动中,董凤波以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公益环保的意义。

在指导老师曹群的安排下,董凤波与大学时期的班主任何伟祥老师进行了视频通话。时隔40年,师生二人隔着屏幕回忆校园往事,何老师欣慰地说:“看到你把“商道匠心”的校园文化带到社会,还影响了学弟学妹们,这就是教育最大的意义!”董凤波则感慨:“母校教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回馈社会的责任心。”

21实践团队成员与85届校友董凤波交流.jpg

“今年是学校建校111周年,欢迎广大校友回母校看看。”工商职院数字商务学院党总支书记戴亚娥向广大校友发出了邀请。

据悉,工商职院已组织50余人次学生赴嵊泗县开展了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涵盖电商直播、电商产业调研、养老助老、环境保护等。下阶段,校地双方将加快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微学院,开展海岛电商产业调研,培养海岛电商直播人才,以实际行动推动嵊泗高质量发展。

21实践团队成员与嵊泗彩虹环保志愿队共同开展海岛环境保护行动.jpg

工商职院副校长楼晓东表示:“学校依托宁波市电子商务学院平台,期待与嵊泗在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志愿服务等多领域深化合作,为海岛增添人气与活力。”

通讯员:姚艳蓉、汤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