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语为“桥”,外贸为“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
文章来源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5年07月04日 09:45:58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2025-07-04 09:45:58

在2025年中国(宁波)出口跨境电商博览会上,一群年轻的志愿者引人注目。他们手持电子导览设备,用流利的双语为外商提供展位指引、专业术语翻译等服务,有效解决了沟通障碍,也更好地展示了“宁波智造”。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学生志愿者来自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是该校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体现。

服务区域经济的培养定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设立于2001年,始终以服务区域开放型经济为核心定位,强调“英语为工具、外贸为场景”,其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基础语言服务向跨境商贸能力培养的深化。24年来,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200余人已成为宁波外贸行业的中坚力量,超过2000名技术技能人才活跃在跨境产业链上,成为支撑宁波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种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成效,在跨博会、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中得到持续展现。连续三年深度参与跨博会志愿服务的师生团队,其服务早已超出基础指引范畴:他们能专业解读海关申报术语、精准翻译产品技术参数,并针对跨境参展常见问题,开发了200余条中英对照的实用手册。在一次次的展会服务中,学生们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正如志愿者队长柳倚江所言:“当学生能用英语分析‘跨境物流区域布局’,用专业知识解答‘展位租赁流程’,这才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三维联动的核心培养模式

2024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浙江工商职院应用英语专业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的荣誉,正是对这一培养体系的权威认证。其背后的“人才锻造密码”,源自三大核心支撑:

一是注重实践的师资团队。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包括全国跨境电商教指委委员、省高职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市领军人才等。19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国家一级口译员1人,二级口笔译员6人。教师们不仅承担教学,还积极参与行业实践:牵头制定全国《商务英语》课程标准和《跨境电商英语》行业标准,编写出版《外贸英语函电》等6部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并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口译服务。他们将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转化为教学案例,确保教学内容紧密对接产业实际。

二是以赛促学的常态化机制。专业将英语应用技能训练融入日常教学,打造了“口语口译技能”培训品牌,并构建了“课堂竞赛化、竞赛常态化”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英语口语(A类)赛事中获得84项荣誉,其中12人获省级冠军,10人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竞赛成为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跃升的有效途径。

三是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专业与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基地,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积累经验。2021年,《“1+1+0.5”少儿英语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获评省级产教融合项目。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学生驻企参与展会服务和外贸谈判等“沉浸式”培养环节,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以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

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

当学生志愿者用英语服务外商时,他们不仅提供了帮助,也展现了宁波的开放形象;当毕业生在跨境企业独当一面时,他们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正如专业负责人蒋轶阳强调:“我们培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只会考试的学生。”

从课堂到展会,从校园到企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以“英语+外贸”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抓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些年轻的身影,既是专业培养成效的体现,也印证了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发展中的广阔空间。未来,更多具备“语言+专业”能力的人才,将在宁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张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