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季的热烈氛围中,“花木向阳”辅导员工作室联合园林工程学院创新打造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圆满收官。这场持续数月的心理育人实践,通过系列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从“心动”到“行动”,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破题样本”。
直面痛点:从“心理树洞”到行动蓝图
今年3月,工作室通过“心理树洞”调研平台收集到500余份学生心声,质性分析显示,“未来”“迷茫”“工作”等词汇高频出现。面对青年学子对职业发展的集体焦虑,“花木向阳”辅导员工作室以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为试点,通过前期教师调研、课堂观摩、学生谈话、规划布局等系列工作,基于园艺疗法理念,构建“调研-赋能-实践”闭环育人体系。
五维突破:沉浸式班会重构认知框架
区别于传统说教模式,系列班会以“心理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升级”为主线,打造五大创新场景:
价值重塑场:首场辩论赛“大学应享受在先还是刻苦在先”引爆思维碰撞,同学们在唇枪舌剑中厘清“职业品质”与“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
职场预演舱:团体心理辅导化身“模拟公司”,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构建“职业地图”,在情景模拟中破除“被动成长”心理依赖。
生态实践场:依托林草教研室访企拓岗,校企联动的校园招聘会打破“课堂围墙”,用人单位HR现身说法,助力同学们完成从“学业思维”到“职场思维”的关键跃迁。
风险认知课:原创心理剧《求职防诈历险记》让同学们以沉浸式演绎解构就业诈骗套路,“三查三不”原则成为大家毕业求职护身锦囊。
心灵疗愈站:草坪音乐会创新融合园艺疗法与音乐治疗,用“韵律脉动”和“自然生息”重构求职和就业压力认知,在自然旋律中培育积极心理资本。
育人革新:三重结合构建成长共同体
工作室扎根大学生“心理需求”致力于打造有温度、专业性学生成长成才平台。本次系列主题班会实现三个深度融合:关注心理心声,育人内外兼修,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延伸至第二课堂,构建“理论-实践-反思”的螺旋式成长路径;整合共享平台,形成育人合力,创建“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协同就业机制,打造育人新范本;革新育人载体,心育融合美育,通过心理剧创编、音乐疗愈、园艺疗法等载体,实现思想引领与艺术表达的美美与共。
“花木向阳”辅导员工作室将始终以教育部“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为指引,扎根我校专业特色,基于园艺疗法理论和理念,推动心理育人从“问题干预”转向“成长赋能”,助力大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时代新人,为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实践范本。
撰写/摄影:魏秋江;审核:戴培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