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杭州市非遗传承人能力提升活动“薪火相传”拜师仪式,于5月17日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大楼隆重举行。六对师徒在庄重的传统礼仪中缔结非遗传承之约。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龙、非遗处处长许英、杭州市文化馆馆长祝捷等,共同见证了六对师徒庄重的拜师仪式。
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能力提升活动”,于5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杭州市85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培训,其中包括浙派古琴著名演奏家徐君悦、“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珉、西红龙井制作技艺樊生华等12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专家讲座环节汇聚了行业顶尖智慧。国家级非遗项目王星记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星记扇业董事长孙亚青以《我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之路——以王星记扇制作技艺为例》为题,结合五十余年的制扇经验,生动诠释了传统技艺的匠心精神与现代创新的融合之道。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朝晖,结合非遗工坊等实际案例,深度解读非遗相关的政策,为非遗复兴提供理论支撑。抖音集团浙江公司副总经理吴慧慧以《如何提升非遗与新媒体的融合、推广》为主题,通过平台第一手数据分析,提出新媒体下的非遗传播趋势。“融”设计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王幸泽在讲座《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中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做出畅想。奇人匠心合伙人、MCN旗下账号内容总负责人冯豪通过《2025年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应用和机遇》揭示非遗短视频创作“破圈”密码。专家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结合大量平台数据、实践案例,获得传承人的一致好评。
活动期间,正值学校劳动教育周,特邀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庐剪纸、雕版印刷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全形拓技艺、杭州刺绣等10个非遗项目,在学校举办了“非遗正青春”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体验制作,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
学院纪委书记朱利萍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学校长期坚持传统文化浸润,引领全国职业院校以文化人,积极倡导“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她强调,学校长期致力于非遗传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非遗社会服务方面打响“经院品牌”,目前建设有三个与非遗相关省级基地,2024年荣获浙江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张龙代表主办单位总结时指出,两次杭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能力提升活动都在浙经院举办,非常感谢学校支持。本次培训以政策为纲,以活态为魂,以数智为翼,无论内容安排还是活动形式都作了丰富拓展,多维驱动非遗传承能力提升。
作者:陈红松、殷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