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淬炼劳动本领、涵养为农情怀。4月28日,“青枝繁花·五彩耕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南校区实训大棚里举行。现场温科院园林学院劳动教育新平台“五彩耕读园”立牌开园,劳动导师聘任仪式、实践团授旗仪式和劳模讲堂·劳动精神宣讲活动轮番登场。
温科院园林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开辟“五彩耕读园”正是为了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理论知识焕发生机活力,引领学生提升过硬技能,热爱为农专业,为乡村振兴培育优质人才。
步入“五彩耕读园”,五大功能区呈现一派生机,各专业学生化身“耕读创客”。在园艺种植区,学生们用废弃枝条创作插花作品,将“变废为美”理念融入艺术创作;在园林微景观区,园林技术专业周同学在完成景观刷漆后感慨:“课本里的‘园林美学’,只有亲手实践才知道一刷一涂都是学问。”;在水利生态区,李同学擦着汗说:“烈日下反复校准仪器,才懂得‘分毫必争’不仅是技术,更是态度。”;在工程施工区,温州市何兴茂技能大师工作室何兴茂导师现场示范砌筑技巧,“工程从图纸变实景,一砖一瓦皆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在低碳康养区,一场 “寻宝式” 的低碳巡查悄然展开,学生们穿梭在校园各角落,记录低碳足迹,挖掘节能潜力。
“劳动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专业智慧的落地。学生们的创意远超预期,劳动教育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专业的温度。”看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五彩耕读劳动导师应苗苗高兴地说,像扦插育苗这样看似简单的劳动,实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植物学、生态学知识。
“劳动教育要让学生‘脚下有泥、手中有技、心中有光’。”浙江省劳动模范许方程在“劳模课堂”上分享说,年轻人要把专业“种”进泥土里,用双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为了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地制宜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淬炼本领、锻造担当。园林学院精心打造《五彩耕读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深度融合专业和平台优势,通过“耕读十项计划”推动劳动精神与专业技能“双轨并行”。通过“一套方案、一支团队、一个园区、一套课程、一月实践”的“五个一”模式,不断拓展劳动教育“专业+”模式,让劳动教育从“纸上蓝图”变为“脚下热土”,全力培养有担当、有技能、有温度的新农人。
通讯员:陈婷婷 吕晓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