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滨州职业学院打造“六红工程”育人新模式
文章来源 :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
时间 : 2025年04月24日 13:12:16
|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
2025-04-24 13:12:16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聚焦“六红工程”,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开新局、抓机遇、走在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责任和担当。

一、聚焦“红领”,坚持党建引领抓全局

践行“以党建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党建”的工作理念,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引导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持续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百场讲堂”活动,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校领导、副县级以上干部、校外特聘教授、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走近学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人才队伍,高标准构建“大思政课”大师资体系,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二、打造“红课”,夯实思政课堂主阵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是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三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打造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思政金课。四是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国家级省级培训,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拓宽“红网”,赋能数字马院新资源

强化数字赋能马院内涵建设,实现“芯系学生,网铸红魂”。一是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把思政课蕴含的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二是进一步充实“数字滨职”网站资源,做好“双高计划”中“数字滨职”任务的终期验收工作;三是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党务工作专业国家资源库建设。

四、推广“红创”,提升社会服务新功能

一是社会培训争创新业绩。利用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做好社会培训工作,锻炼师资,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二是教科研再创新高。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瞄准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和高质量成果,特别是思政类专项,加大指导力度,力争国家级、省级赛事项目实现新突破。

五、深耕“红地”,搭建思政育人大平台

坚持开门办好思政课。一是充分利用滨州市高校“大思政课”文化遗产实践教学项目、杨柳雪党政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对接。二是与山东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共建“滨州职业学院教师研修基地”;三是加强院校、校地交流,继续探索跨域“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六、培育“红苗”,打造党务专业新品牌

一是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拓展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的联络对接,广泛开展调研,进一步修订党务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二是做好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和山东大学行政管理(本科)自学助考学生的辅导、管理工作。三是输送党务工作专业毕业生进单位实习。打响党务工作专业品牌,实现培根铸魂、又红又专的办学目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