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校地企交流合作,推进以“校地企”联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传承红色基因,模范践行教育家精神,凝聚“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育人之力,4月18日至19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前往浙江余姚开展“校地企联建”党员活动暨“真理的味道·红课矩阵 铸魂启杭”“大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依托该校与宁波江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合作共建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党员教师先后走进王阳明故居、河姆渡遗址和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在历史文脉中追寻初心密码,以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双重滋养筑牢信仰根基。
在王阳明故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邹宏秋进行现场教学,她带领党员教师一同学习领会“知行合一”的哲学智慧,强调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提升师德修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来到河姆渡遗址,七千年前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在图片展出、实物展示和场景再现中绘就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长轴画卷。面对保存完好的稻谷遗存、精巧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及木构榫卯构件,教师们不仅直观感受到先民“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的生存智慧,更深切感悟我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明价值。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等地,教师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通过珍贵的作战地图、斑驳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史料陈列,重温浙东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巩固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新四军北撤后在四明山艰苦的斗争岁月,身临其境感悟革命先辈以严明纪律、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实践真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次活动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加强“校地企”联动、多跨协同育人的务实举措,也是学校“真理的味道·红课矩阵 铸魂启杭”“大思政课”育人品牌的实践延伸。多年来,杭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依托“校地企”党建联建,联动各方围绕“大思政课”建设开展形势联研、发展联议、师资联培、课程联建,精心打造“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数智云课堂”,深度融入“红色根脉+工匠文化+数字智城”特色资源,动态创设研学式、体验式、沉浸式和行走式“时空交融”育人场景,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形成了以校地企多跨协同育人为目标取向、动力支持和资源支撑的“三维课堂、多能矩阵”“大思政课”育人生态。在这个“大思政课”育人生态系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环。杭职院不断培育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从而更好地建设“大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以红课“铸魂”、以矩阵“启杭”,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厚植家国情怀;通过红课矩阵赋能青年学子在赓续红色血脉中锚定初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增强使命担当,从杭职院和钱塘江畔扬帆起航,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蓝海,书写亮丽青春答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