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以行业特色办学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时间 : 2025年03月21日 09:30:16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2025-03-21 09:30:16

作为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直属高职院校,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以“全面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的高水平特色名校”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思想认识,完善行业特色办学顶层设计

制定科学方案。学校精心制定《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关于全面加强行业特色办学的实施方案》,规划全面深化行业特色办学的发展蓝图。在指导思想上,精准对接供销行业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秉持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特色发展的原则。主要目标涵盖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维度,重点任务聚焦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打造等领域,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

健全组织架构。学校为有力推进全面深化行业特色办学工作,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设立专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与上传下达,组建多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形成高效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融入发展规划。学校将全面深化行业特色办学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贴合行业需求。在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等重大项目建设中,突出行业特色,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同时,将其纳入学校未来“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学校在行业特色办学道路上稳步前行。

坚持系统思维,创新行业特色办学实施路径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江苏省高校中打造“合作社学院”,并组建“苏合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到毕业设计给予专业指导,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学校重视专业与行业、产业的对接,现有的41个专业中,32个服务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4个涉及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建设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农村电子商务等服务“三农”新专业。近3年,淘汰10个专业,新增16个专业。学校获评国家骨干专业 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聚行业领军人才。学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近3年,成功引进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国家财政部门高层次财会人才等专业领军人才12人,产业教授7人。同时,注重现有教师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为72.5%。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学校领衔全国供销行指委校企合作及集团化办学专委会,牵头组建江苏省数字供销产教融合共同体、物流与供应链和南通动漫产教联合体,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享互补。建设江苏供销合作职业教育集团、江苏供销合作乡村振兴学院,为供销行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提供支撑。“物联网+数字供销”平台立项建设国家工信部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

聚焦服务能力,畅通行业特色办学多元渠道

打造重点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建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积极开展供销行业相关研究。近3年,主持完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发布的课题10余项,涵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农村电商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领域,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连续6年编辑出版《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学校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组建博士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打造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组织博士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参与撰写50余篇专题调研报告,内容涉及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的20条意见建议被采纳,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提供依据。博士服务团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项目指导等,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施人才培养项目,加强行业人才培训。学校积极实施江苏供销社有企业储备人才培养项目,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承接全国供销系统人员培训,年均培训超5000人次,内容涵盖供销业务、电商运营、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多样化培训方式,提升学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供销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注入新活力。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校长 陈祖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