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唐利军提出了加大现代职业教育投入的建议。
唐利军表示,作为一名基层职业教育工作者,他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唐利军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建高度适配的评价体系。当前,职业院校及专业的评价标准大多沿用普通高校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发展需求。为此,建议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位,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聚焦“战略腹地”建设,四川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大力支持四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承担着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四川在职业教育领域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建议国家在“双高计划”指标划拨和职教本科院校布局等方面,给予四川更多关注和支持,并将相关支持措施纳入“十五五”规划,助力四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加大非中心城市职业院校建设力度。由于历史因素,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多集中于中心城市,而非中心城市及偏远山区的职业教育则相对匮乏和落后。为此,建议加大对非中心城市和偏远山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中心城市职业院校与非中心城市职业院校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职业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以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
(记者李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