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山名字的由来吗?”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唐城壹零壹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壹零壹小学”)的课堂上,刘静婧老师以提问方式开启新学期开学思政第一课。
新学期伊始,唐山市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以“知家乡 爱家乡”为主题,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同步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活动。活动通过课堂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共同“讲好唐山故事”,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引领力、鲜活度、趣味性。
“快看,那是什么?”“我是燕山山脉,唐山北面紧挨着我,让我继续带着你们感受唐山独有的地形地貌……”壹零壹小学的4位学生一起乘坐着“魔毯”,“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地貌特征,介绍唐山物产资源……“这种上课形式太新颖了,让我记住了好多唐山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今天,我才发现家乡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今后,我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唐山贡献力量。”课后,壹零壹小学学生徐晟恩说。
“知家乡 爱家乡”开学思政第一课,不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能力与创新意识。“对我来说,参与这次活动也是一次全面学习和了解唐山的机会。”龙华中学教师苗雅兰告诉记者,“在制作教案过程中,走过、看过的地方越多,家乡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发立体、高大。今后,我要用心用情讲好唐山故事。”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储备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才能为学生提供“源头活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思政课教师王姗姗借鉴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意,在授课过程中融合AI技术,让历史文物“开口说话”,以第一视角叙述文物与唐山的渊源。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联合李大钊纪念馆,学校和基地联手、教师和讲解员结对,向学生生动阐述“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共同寻迹先驱之光;遵化市小厂乡松棚营中学在西铺村村史馆开设“行走的思政课”,让“穷棒子”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思政光芒;唐山市路南区万达小学带领孩子们走进唐山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区,感受家乡的飞速发展……
一段时间里,形式多样的思政第一课活动接连上线,将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七个第一”“五种精神”和新时代发展成就娓娓道来。全市130余万大中小学生,从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不同角度,生动详细了解唐山风貌,感受家乡魅力。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一座英雄城市,同时也具有无限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潜力。作为唐山的孩子,我愿意一直留在这座城市,与她共同成长。”唐山师范学院2024级学生王曼溪说。
近年来,唐山市委教育工委持续组织专家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磨课研课,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编写课程教案、录制教学视频,讲述最真实、最动人的家乡故事。
“‘知家乡爱家乡’主题思政课是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大思政课’品牌的具体举措之一。我们旨在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不断勤奋学习、磨砺意志、锤炼品格,努力成长成才,报效家乡、报效祖国!”中共唐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史林友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王新雷)
作者:周洪松 王新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