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运动健儿荣获男子乙组110米栏和男子乙组200米混合泳两项全国冠军;上月,学校又成功举办首届“活力校园・体育榜样”表彰大会……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成绩气势如虹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弘扬教育家精神,筑梦体教先锋”的体育教学团队。
该团队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将体育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一环,致力于为国家输送具备强健体魄与高尚品德的栋梁之才,勇担体教融合先锋角色,谱写新时代体育教育新篇章。
一、心怀使命,培育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
在时代的洪流中,教育家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担当起国家振兴的使命。团队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体育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成为全国首个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改革成果荣获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条件保障体系的优秀改革成果,2021年又斩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高职高专体育教程》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此外,我们还先后获评全国高职院校首批“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工人先锋号”、浙江省职教体育名师工作室等多项荣誉。2023年,团队再次斩获浙江省学校体育最高综合荣誉“校长杯”。在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团队始终走在全国职业院校体育第一方阵。
不仅在教学改革上成果显著,浙经院体训队在各级赛场上也屡创佳绩。近五年来,在国省级比赛中斩获108枚金、银、铜牌。通过比赛,培养出了一批批意志坚定、勇于拼搏的体育健儿,他们不仅展现了超凡的竞技能力,更具备了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成为未来国家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二、创新改革,持续升华教育教学品质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育家的核心理念。团队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探索,成功打造了“班级-院级-校级”三阶梯式赛事体系,构建了“人人都参赛、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的校园体育格局。杨旭东老师创建了多层次的篮球赛事体系,包括新生杯、班级对抗赛、三对三比赛、学院杯、下沙联赛和校友篮球赛,每年吸引上千名学生参与,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篮球体育文化,激发了全校学生的运动热情。
胡振浩老师提出的“运动积分银行”概念,为体育教学改革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通过参加赛事、训练和志愿者等活动积累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实物奖励或素质分、体育成绩等。这一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享受。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
教育家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法。作为职教体育人,团队将高职体育课程定位于“满足兴趣、强健体魄、提升素养、服务专业”,力求实现兴趣与专业的无缝衔接。在课程设置上,一年级开设选项课程激发学生兴趣,二年级针对不同专业群的特点和职业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这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充分发展兴趣与特长,更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李冰老师在跆拳道教学中慧眼识才,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潜力。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不仅教会了他们跆拳道的技艺,更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他常常对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光的地方,我的任务就是帮你们发现它,放大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三位学生毕业后创业,开设自己的道馆,继续传承李老师因材施教的理念和跆拳道精神。
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情怀
乐教爱生是教育家的本质,团队关心学生成长,以无私奉献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课堂和训练中,教师们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每年有众多学生因体育成绩优异在职场大放异彩,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化为职业上的进取动力。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赋予学生强健的体魄,还塑造了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
团队的李卓老师怀孕期间仍然坚持承担教学任务,她总是笑着说:“只要我在岗,就必须对得起每一位学生。”她带领学生刻苦练习、从未请假,坚持将每一堂课做到最好。胡乃君和张琪老师在训练时,经常为体训队学生加餐补充能量,确保他们能够全力投入训练。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五、胸怀天下,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教育家不仅专注于校内教学,更肩负社会责任。体育团队不仅致力于推动校园体育文化,也积极参与社会体育事业,与浙江省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等机构紧密合作,培养了大量体育裁判员与赛事服务人才。莫月红老师每年带领百余名学生参与各类社会赛事服务,学生们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强化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
王琛老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协会、企业和大中小学的全民健身活动。疫情期间,她亲自创编并录制了“追梦人”室内健身操,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学习强国”平台上的热门课程。她的行动无声地传递了体育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生动诠释了“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精神内涵。
六、以德为师,树立师生共同成长的榜样力量
教育家是道德的楷模,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准则。团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课堂上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训练中严格把关,对每一个动作精益求精;课后与学生一起运动,分享锻炼的乐趣与挑战。正是这种道德情操和模范行为,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与进取心。
“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在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团队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不断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打造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体教融合模式,助力学生在体育与学术、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积极服务社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体育力量。
作者:莫月红、陈红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