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最”引领,铸就“劳以修身”金课品牌
金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基建”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金课建设的重要遵循。为破除职业院校“有劳动少教育”等现实困局,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铸就“劳以修身”金课品牌,打造“四最”引领的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程。
1.融合思政元素,价值观教育引领
课程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在呈现必要劳动知识的基础上,以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将激发学生劳动情感、明确劳动意义、弘扬劳动精神和坚定劳动认同等思政元素融入各环节,如盐化水,润物无声,力求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教学与育人功能。
2.聚焦场景呈现,系统性知识整合
摒弃传统知识罗列式的内容结构设计,不局限于劳动知识的讲授上,还要求关注劳动观念的场景呈现,围绕“价值”“创造”“责任”“回报”四个关键词,阐明劳动之“美丽”“伟大”“崇高”与“光荣”。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劳动知识体系既被扩大了,大量新鲜内容进入课程,也被打散了,劳动知识与更大范围的生活道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形断意不断”的逻辑主线,赋予课程内容以整体感和系统性。
3.精选职教案例,研讨式思辨教学
在教学设计上,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注重摆事实、析案例、讲道理。选取学生身边的能工巧匠等典型职教案例,提高课程内容的可信度和亲和力。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教学过程特意安排主题研讨、辩论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思辨能力。
二、课堂筑基,内容设计与课程思政互融互促
1.整合以劳动“四最”为主线的教学内容
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四最”的重要论述为逻辑起点,基于今天大学生对美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敏感和追求,将相对感性的“美丽”置于首位,再以劳动伟大震撼之,以劳动崇高折服之,以劳动光荣感召之,共设计四篇章二十七讲内容。
图1 劳动教育金课教学内容设计图
第一篇章《劳动最美丽》着眼“价值”说“美丽”,旨在激发学生劳动情感。运用了传统国画“散点透视”的技法,从劳动成果之美入手,经过动作之美、场景之美、神采之美和劳动本身之美,实现由审美价值经过经济价值,向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的演进,引导学生在体验不同的劳动之美中,潜移默化领悟和体认劳动价值,接受劳动价值观。
第二篇章《劳动最伟大》突显“创造”说“伟大”,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以劳动的本质是创造破题,从宏观的人类、世界、历史,经由中观的生活,到微观的家庭和个人,在人类生活的不同层面上展示劳动作为创造力量之伟大,由大及小,由远而近。
第三篇章《劳动最崇高》聚焦“责任”说“崇高”,旨在弘扬劳动精神。采用儒家“修齐治平”的逻辑架构,从个人对自己的责任开始,推及对家庭、社区、区域、企业、技艺、国家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第四篇章《劳动最光荣》围绕“回报”说“光荣”,旨在坚定对劳动的认同。借用社会生活领域划分方法,展示社会主义政治、社会、法律和经济等基本制度为劳动者获得丰富多彩的回报提供的保障,增强对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2.构建“三化三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立足学生学情,以榜样事迹为载体承载思政元素,以研讨活动为手段实施思政融入,以具身实践为抓手促进思政目标外化于行,探索实施“三化三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图2 劳动教育金课教学策略图
第一,立足活化,发挥示范性榜样力量,实现劳动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第二,立足悟化,推进主题式研讨活动,实现劳动思悟与价值观认同相融合。第三,立足外化,鼓励具身化劳动实践,实现劳动实操与价值观践行相融合。“专业+”“生活+”“服务+”三向实施,强化“专业+”劳动实践,丰富“生活+”劳作体验,拓展“服务+”公益活动。
三、实践赋能,教学成效与品牌建设相辅相成
1.达成“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一是榜样领航,朋辈引领,学生参与度提高。精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陈行行、“世界商人”马俊红等同为职教学生的榜样事迹拉近师生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教学全过程参与度高。
二是主题研讨,思维碰撞,学生思辨力提升。在各篇章设置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主题研讨,如普通劳动者能否铸就“国之重器”、劳动者如何确保自身相对于机器的不可替代性,在主题研讨中学生的思辨力得以提升。
三是价值内化,具身实践,学生获得感增强。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更加深刻,职业素养得到涵养。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志愿活动、通过勤工俭学自食其力等,说明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型塑产生正向影响。
2.强化“做实做优做特”的示范引领
一是做实理论必修课程,实现校内全覆盖。课程授课对象覆盖全校70多个专业,受益学生超2万人。自主编写的配套教材《高职劳动教育》获评浙江省职业院校“十四五”首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二是做优在线开放课程,锚定校外广推介。对标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要求建设《高职劳动教育》线上资源。课程在超星尔雅、智慧职教等平台上线以来,累计300余所院校超89万人次选学,在线上课程的辐射面上发挥“双高”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做特金职劳动品牌,借助平台强发声。课程建设经验与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职业技术教育》等高端媒体和核心期刊上刊载,教学案例入选全国首届高校劳动教育展播示范案例,并荣登新华网展播,做特金职劳动教育金课品牌。
图3 劳动教育金课品牌建设部分成果
作者:包佳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