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顺利举办。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同台较量,成功斩获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挑战杯”竞赛中的历史突破。
获奖团队介绍:
发榜单位: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获奖等级:一等奖
指导教师:欧阳才校、佘有缘、耿晶晶
团队成员:蒋乐瑶、李旭义、邓文轩、王恒、杨卓
发榜选题:5G融合新技术赋能垂直产业创新应用
揭榜项目名称:5G+AI产销服一体化数智平台(以生物试剂行业为例)
揭榜项目特点:在作品设计中以“5G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为核心,融合“基于SDN软硬管道结合5G智能网络切片技术方案”“大模型高效压缩策略加快推理速度”两个创新点,解决生物试剂企业安全监管难、计数效率低、客服成本高的三大痛点,实现“采用5G+LoRa技术实现生产环境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标签自动生成的细胞分类检测算法”“基于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知识库的产销服一体化平台”等三个应用场景,达到技术产业化的预期。
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
“这次‘揭榜挂帅’是今年四月份发榜的,当时我们的团队中正有一个小组在进军这个方向,我们就立刻揭榜,组建团队。”项目指导教师欧阳才校介绍。
从2022年起,欧阳才校就在课余时间设立了一个“技能培训小课堂”,成员从最开始的5、6个学生,发展到现在约有30来个。他们每周一到周六晚上跟着欧阳老师在烽火产业学院703自习,学的内容是欧阳老师找来的岗位培训技能课程或者专业拓展知识。
“一开始是几个名学生总喜欢来问一些问题,然后就聚在这里跟我一起做实验,帮忙整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很快,在就业中也占优势,传开后就带动其他学生也来了。接触的学生多了,我发现学生们各有特长,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引导,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内容和职业规划。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我的心里清清楚楚,这也是揭榜以后我们能迅速完成团队组建的原因。”
回顾本次比赛,李旭义同学说:“备赛期间,欧阳才校老师带着我们走遍光谷生物城的每一个企业,经过大量调研发现了生物医药行业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在欧阳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们制作了基于LORA无线传输技术的5G智能监控平台,针对细胞计数依靠人工的情况,我们团队走进武大医学院交流学习,确定采用机器视觉扫描识别的方式来进行计数。”
“模型训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1000张以上样品照片进行学习。为此我们没日没夜地干,但在临近比赛的时候,识别还是不准,此时已经迭代了800多代了。最后,我们采用了神经网络对抗算法,大幅度提升了模型训练速度。最后在比赛时识别准确度达到了98%以上。”
“老师们在专业领域长期带着我们拓展训练 、钻研技术、参加比赛,团队的很多成员都曾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权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技术的沉淀是这次在挑战杯拿下一等奖的重要原因。”
谈起学生们的飞速成长,欧阳老师脸上写满了骄傲。他说,“我是学院公认的加班狂,平均每天在校12小时的最大动力就是学生。当这些学生在就业时亮出‘武软’的校名就能被企业认可,这让我觉得倍有面儿,也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
项目的成功,也凝聚了全校的智慧。出征前,校团委组织召开赛前动员会,请来校党委书记马蜂教授、校长蒋兴鹏教授、副校长罗保山教授为同学们加油鼓劲,为项目添上点睛之笔。
作者:王燕、罗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