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化专业理解、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养成专业态度和情感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实践质量,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于11月4日-10日集中开展了2023级生产实训项目、学科竞赛、技能实训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周活动涵盖了2023级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和工艺美术品设计5个专业全体学生,内容围绕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大赛、扬州市青年向新力大赛(乡村振兴设计)以及校企合作东关街生产性实训项目三大主题展开,将专业技能与地域文旅产业需求及特色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课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活动。师生们深入仪征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体验集盐运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教育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在校企合作企业导师扬州洲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鹏飞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如何将地方非遗与盐运文化融入文创设计中,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周的具体作业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师生们集中前往五亭龙玩具产业园区、扬州生活网、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高邮周巷村进行调研。在五亭龙玩具城,由产业教授李佳润现场教学,学生们深入毛绒玩具生产与销售一线,了解扬州地方特色产业玩具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扬州生活网,企业总经理徐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企业业务领域,并就地方文旅短视频推广与运营与师生们开展了研讨;在我校东关街产学研基地,师生们联合开展“东关街”短视频拍摄制作等生产性实训项目,通过企业导师的现场教学,学生们对短视频项目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部分师生们还借参加的扬州团市委青年向新力大赛契机,与村办文旅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实地拍摄制作了推广短视频。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生前往扬州广陵有盐、扬州南河下街区和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进行文旅街区、老城空间改造、博物馆展陈设计调研活动。他们结合调研成果,完成了概念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将前期课程学习的成果与实践项目相结合,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师生们则前往扬州非遗珍宝馆和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进行调研,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开展了现场实践和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结合地方工艺美术特色的首饰设计与制作、“好创意”大赛老字号设计以及餐具设计等多个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设计与制作技能,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此次实践教学周,工艺美术学院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集中开展了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院坚持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产出导向,将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就业创业、劳动教育等相结合,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引导师生在真实项目、真实环境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
撰稿:徐杰、张凯、潘诗雨 初审:张志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