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锡职院:政行企校深度融通,四方联动协同育人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4日03版
|
时间 : 2024年11月04日 13:28:01
|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4日03版
|
2024-11-04 13:28:01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作为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聚焦服务商贸流通行业发展需求,围绕新零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五个强化”,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育人成效。在2024年“金平果”发布的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市场营销专业位列全国第49位、重庆第2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34位、重庆第3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位居GDI2023年高职专科专业评估A-档。群内各专业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0%以上。

强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适岗能力。专业群加强与新零售、物流服务等商贸流通企业合作,以现代学徒制项目为抓手,与永辉超市、麦当劳、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成立永辉1933产业学院,组建学徒班5个,参与学生达到400余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展教学和实习、设计以及实施评价,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顺利通过国家级别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电子商务专业立项为校级和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近5年累计培养新零售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名,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专业群坚持引培并举,按照“培育‘双师’、引进大师、打造名师”的思路,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培育“双师”方面,与重庆京邦达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临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4个,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建成省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34人次获得供应链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1.6%;组建科研创新团队2个,开展咨询或技术服务30余项。在引进大师方面,聘请行业领军人才、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大师名匠10人担任行业导师、产业教授,定期来校为师生开展前沿技术讲座和参加交流研讨会,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新技术、新要求、新规范。在打造名师方面,组建了由骨干教师、企业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5支,引育博士5名,建成重庆市名师工作室1个,1人入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获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名师1名,获得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二等奖1项、市级奖5项。

强化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对标各种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与重庆微荞科技有限公司、中教畅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全面加强实训基地、课程、教材、标准等资源建设。建成重庆市新媒体电商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商品展示技术职业技能集训基地等平台6个。联合企业新建在线课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15门,升级改造在线课程6门,建成重庆市在线精品课程4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推行“多形态、模块化”教材建设改革,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教材配套富媒体资源,与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10本、活页式实训手册6本,公开出版教材3本。强化在线教学资源运用,全面推广空间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形成“课堂革命”典型案例5项。

强化社会服务,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专业群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区、蔡家镇等地政府部门共建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学院,实施技能培训“送教上门”,培育当地电商人才1000余名、乡村电商致富带头人50余名,为永川区、武隆区等地区开展乡村农产品直播活动31场次,助农增收100余万元,探索实践了“特色定制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三融六双’培养财经商贸类乡村产业人才”模式,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依托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财贸职业教育集团,建成新零售研究中心、新零售视觉设计中心等技术技能平台,承接商业研究、设计项目20余项,开展快递从业人员、新媒体直播技能、供应链管理师培训3241人次。与永川区中小学合作共建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1个,开展4个启蒙教育项目培训1440人次。

强化国际合作,提高专业辐射影响。专业群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与老挝职业院校共建乡村振兴电商学院,立项丝路项目1项,培训在老企业员工21人,面向老挝学生和企业员工讲授“直播电商”“直播带货”等课程128学时,为老挝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80人日。电子商务专业招收老挝留学生30人。2门课程上线国际课程平台,为泰国、印度等国家的400余人提供在线学习服务,1个教学标准和3门课程标准获得老挝官方认证。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新商科专业‘数智+’人才培养改革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K24ZG3210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蒋世军 戴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