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装配式建筑施工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完善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数字建造产业学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多渠道培养教师素养、提升教师能力。面向数字建造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打造高水平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聚焦数字教育手段:搭建“一院一库”数字资源平台
团队聚焦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虚拟现实、虚拟仿真、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建筑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校企共建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开发数字教学资源,搭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一)依托虚拟仿真基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
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优势,紧跟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校企共建建筑技术虚拟仿真产教融合开放实训基地,培养掌握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建筑CAD技术、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操作与维护技术的教师。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对接数字建造人才培养,推动破解建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
(二)校企行共建资源库,搭建数字资源平台
校企行共建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校校、校企多方通过共同拍摄课程视频、制作课程动画、开设微课、开发虚拟仿真素材资源和课程题库、收集工程案例等,共完成“装配式构件生产与制作”等12门课程资源建设。“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获评国家级别、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为专业群教师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素材,搭建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平台供教学使用,有效提升了团队教师的数字化素养。
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搭建“四驱五培”教师成长平台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团队管理,重视教师能力培养,搭建教师发展成长平台。
(一)牵头成立职教集团,提供教师发展平台
学校牵头成立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和艺术专业教育集团,积极参加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活动,成为全国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及全国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发展联盟土木建筑领域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充分发挥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土木建筑共同体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名师导、专家帮、项目促、大赛练”的“四驱联动”机制,为创新团队教师发展提供平台,推动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辐射带动区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
(二)优化教师培养路径,实现教师能力提升
团队成员开展SWOT分析,明确自身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制定合理有效的团队战略规划和“一师一案”个人发展规划,实施“‘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大师—领军人才”的“五培”路径,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教改能力、数智化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治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校级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模块进阶培养人才:探索模块教学,提升技能水平
深入建筑类企业调研,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岗位群需求和用人标准,明晰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探索重构课程模块,创新模块教学模式
调研装配式建筑施工岗位群需求,校企双方探讨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及行业企业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融入课程教学。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将课堂与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将课程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将专业与建筑产业有效对接,助力学生成长,重构课程体系。
(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同修订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装配式构件生产制作两个培养方向,对接施工、生产制作、质量检验三类工作岗位,通过认知、模拟、实践、实战,进阶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施工、测量、装配式构件生产、质量检验、数字建模五大方面的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校企、校际“螯合结构”装配式建筑“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课题编号:YB2021060205]阶段性成果)
作者:钱勇 何国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