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问题
高铁装备制造产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铁工匠”成为了一道难题,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勇担历史新使命,全方位、高标准打造职教“新基建”,协同共育高铁工匠,持续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专业与产业同生共长。
二、办法举措
(一)校企共建动车产业学院,形成协同运行机制
学校与中车唐山公司秉持“传承凤凰涅槃城市精神、续写百年唐车智造传奇”的共同美好愿景,共建动车产业学院,打造“服务高铁发展”命运共同体,创新“1235”交互协同运行机制,企校合作构建“高层协调决策、中层共商共管、基层协作执行”的“多方参与、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共同签署《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定管理制度10个,明晰双方权责分工,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图1 “1235”校企协同运行机制
图2 校企协作工作模式
(二)校企共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实现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
针对高铁装备制造企业5大岗位群、10个核心工作岗位,校企共建以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为核心,以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为支撑的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校企协同实施“学校夯实基础+企业跟岗实践+学校专业塑形+企业顶岗锻炼”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通经过五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专业(群)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级标志性成果34项,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图3 专业群与产业的映射关系
图4 专业群与专业技术对应关系
(三)校企共建精品课程资源,打造教育教学新生态
校企协同重构“能力导向、对接岗位、四新融入、层次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联合中车唐山公司等3家企业和7所院校,高质量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全国高铁装备制造与检修教学资源共享中心;校企共同建成2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6门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辐射在校学生及企业员工4万余人。创新了“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现场教学”教法改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数字技术应用下的教学新生态。
图5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资源
图6 打造教育教学新生态
(四)校企共建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
校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吸纳中车唐山公司7名工程师成为全职专任教师,邀请中车集团首席技师张雪松等3名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创新团队的建设全过程;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编制富含企业真实案例的教材、建设实训基地、探索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等,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2人、河北省技术能手3人,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双师”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智力保障。
图7 教师团队打造金课堂流程图
(五)校企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支撑
落实唐山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依照“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原则,校企共建共享高铁装备制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投资4000余万元校企共建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近两年,基地服务在校生实训达100万余人时,服务2500余名学生考取7类技能证书,培训企业及社会人员1.8万余人天。
图8 校企共建共享高水平实训基地
(六)校企协同开发“金教材”,增强教育教学适应性
组建校企“双元”教材开发团队,制定教材开发规划,融合AR、VR、智能识别等智能技术,嵌入职场化场景式立体资源,创新“新形态教材+MOOC课程+活页指南+工作笔记”四位一体的学材建设思路,集成“泛在化移动学习、富媒体资源呈现、交互式教与学、过程大数据记录”功能于一体,融入高铁装备制造产业核心要素,校企联合开发《动车组网络系统调试》《动车组牵引系统调试与检修》等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式“三种”新形态校本教材10部,出版数字教材3部,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5部,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建设二等奖1部。
图9 教材建设成果典型件
三、工作成效
(一)大批优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撑企业发展
专业为中车唐山公司输送了大批合格技术技能人才,成功解决了人才培养质量难题,输送的千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中车唐山公司副总工程师尹方评价:“唐工院培养的学生具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良好技能,上手快、有后劲,许多已经成为我公司生产骨干,企业就需要这样的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通过校企协同全方位、高标准打造职教“新基建”,培养的人才适应性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技术能手李子禹、河北省大工匠年度人物张召星、河北省技术能手常家宝、唐山市最美青年高硕文等为代表的“名片型”毕业生,其中毕业生李子禹更是成长为中车唐山公司五位首席专家之一,带领团队一起攻克了车体侧墙焊缝全自动打磨等20余项技术难题,打造了国内首台0.2毫米精度的高铁侧墙焊缝打磨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时代高铁工匠的代表。
四、经验启示
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高质量践行的重要前提。校企双方共同构建高层领导交流决策机制、专业校企共建执行机制、专业多方质量保证机制,构建了校企共育高铁工匠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聚焦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校企聚焦高铁装备制造岗位人才需求的痛点、难点,创新岗课赛证育人机制,协同实施“学作融通、虚实融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形成了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有效路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