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组建的“青马向上·‘鲟’梦清江”社会实践团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之际,赴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三峡柑橘文化体验中心、青林谜镇、长阳鲟鱼生态养殖基地,以清江“鲟鱼上岸、产业蝶变”为主线,开展长江、清江、渔洋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综合调研实践活动,深刻感受长江大保护发展格局之下,产业转型升级给城市发展和流域治理带来的变化,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大思政课”。
“小柑橘”发挥“大效益”——看绿色产业发展的变化
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最初以柑橘种植和鲜果销售为主,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水果鲜销市场,很难突破这种单一产业模式的发展瓶颈。近年来,该公司投资10亿元建成全新生物科技园,深耕柑橘加工领域。经过品牌打造的优质蜜橘进入高端市场鲜销,不符合标准的果实经过分级后剥皮榨汁,生产柑橘醋、柑橘料酒系列产品,果渣则加工成柑橘酥、柑橘软糖等系列休闲食品,实现了对柑橘的吃干榨尽,形成了全要素、全产业的“甜蜜产业链”。团队成员们在了解到宜都蜜柑品牌价值高达37亿元时,不禁感叹道,小小柑橘居然能发挥出如此大的效益,也深刻理解到了“绿水青山”是可以实实在在变成“金山银山”的。
“古文化”焕发“新活力”——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青林谜镇素有“民间谜语第一村”之称,这里世代相传猜谜的习俗,是中国谜语文化的缩影,青林寺谜语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如今,青林镇已经发展成为融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人文旅游景区,团队成员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谜语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互动体验,如学习创作谜语,学习汉字书法等。当天下午,团队成员们前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文化馆亲身体验非遗文化,在文化馆中,陈列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韵味,从撒叶儿嗬到巴山舞,从长阳山歌再到长阳南曲,无一不体现出长阳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团队成员们在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后表示,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鱼上岸”促进“水清明”——讲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在清江鲟龙生态园,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鲟鱼品种-中华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等。一直以来,鲟鱼养殖都是清江的特色产业,有“世界鲟鱼看中国,中国鲟鱼看清江”之说。曾经无序生长的网箱养殖,尽管让渔民短期获利,却让清江不堪重负,难现“水色清明十丈”之美。宜都、长阳叫停水域养殖污染,因地制宜为鲟鱼“上岸”创造条件,让鲟鱼产业从粗放经营走向规模化发展,走向价值链高端,在保证了渔民生计的同时,也守护了一江清水。团队成员们通过鲟龙生态园工作人员的讲解,再次深刻理解了思政课堂上学习的“两山”理论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现实意义。大家纷纷表示,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作者: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李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