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寻迹溯源学思想 笃学修能助发展
文章来源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时间 : 2024年07月15日 10:34:28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2024-07-15 10:34:28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人精神”,增强莘莘学子在新时代“追梦”“筑梦”“圆梦”的精神力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指导青年大学生开展“寻迹溯源学思想 笃学修能助发展”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初,实践团队师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浙江考察的足迹,先后探访了李祖村、义乌商贸城、诸暨枫桥、浙东运河文化园等地,并深入周边街镇村社,围绕感悟思想伟力、体悟伟大变革、求索“青春”何以报国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访谈调研、劳动实践等系列活动,在体验式、场景化的实践中沉浸体悟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在社会大课堂里实践锻炼,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春能量和使命担当。

在“浙”探访“千万工程”

李祖村位于义乌市后宅街道,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祖村考察调研,对李祖村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未来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李祖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团队师生参观了李祖村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市集”、“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馆、扎染商铺等场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的点点滴滴。一段段语录,一张张照片,珍贵的史料记载着李祖村近600年来的历史变迁、乡情乡貌、祖规祖训、名人贤士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团队成员和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学习了解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实地感受“千万工程”助推乡村蝶变的伟大力量,深刻领略“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

在“浙”联通“世界商贸”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一个集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商品交易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鼓励大家:“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团队成员前往义乌市国际商贸城实地采访中外商户,结合调研目标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义乌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要素保障体系等,以及现阶段的数字赋能国内外贸易的阶段性成就。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义乌人民将从前“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子发展到如今“买卖全球”的世界商场,这其中所蕴藏的“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精神品质,坚定了莘莘学子在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奋斗决心。

在“浙”化解“矛盾风险”

“枫桥经验”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诸暨市枫桥镇,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当中,该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基层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实践团队通过对枫桥居民的深入访谈,对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内涵拥有了更多深刻的了解;通过一次一次对话,实践团队感受到了“枫桥经验”从小镇出发,不断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出的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在“浙”畅想“古今沧桑”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曾多次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指示,去年在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时他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感叹道:“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他指出:“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

实践团队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在走访参观过程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在浙江的萌发和实践,近距离感受浙东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加强了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效。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分别赶赴陶堰街道泾口村、稽山街道禹陵社区等地,结合学校水利行业办学特色,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有关治水重要论述的理论宣讲活动,以及有关节水用水科普宣传志愿活动。通过理论讲堂、知识问答、科普展示、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居民们的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实践团队师生在开展调研时,积极协助村民做好果树采摘、直播带货、文创短视频制作等工作,增进了青年学生与当地老百姓的情感。

“新思想”寻迹溯源暑期实践团队进农村、进社区、进文化园……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增见识、长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作者:曹明 、陈施施、姚徐超、余国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