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党建引领“遇见良渚”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 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4年06月24日 10:04:20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024-06-24 10:04:20

近日,在余杭区张堰村茭白节开幕式上,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张堰村签订了“茭”佼者人才计划党建联建签约仪式,这也标志着“遇见良渚”思政教育共同体在杭州市余杭区正式启动运行。该共同体由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紧扣“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进一步整合良渚文化核心圈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校地合作、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优势,聚成育人合力。

浙江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门课程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1个工作室入选省级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作为公共基础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了“遇见良渚”思政教育共同体,深化“131”党建工作模式改革,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党建+思政课改革创新”“党建+课程思政建设”“党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为三个抓手,以宣传阵地建设为一个窗口,强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队伍建设同频共振,在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落地见效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四大工程”,筑牢立德树人“先锋堡垒”,为共同体建设保驾护航。实施党总支“头雁领航”工程,聚焦共同体建设任务目标,发扬首创精神、开拓精神,建强“头雁”队伍。实施党支部“堡垒强基”工程,以党建标准化建设和样板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建强战斗堡垒。实施队伍建设“提升能级”工程,增强共同体建设自信,创建“以共同愿景激励人、以干事创业锻炼人、以奉献精神感染人”的团队文化,树好师德师风“风向标”。实施人才培养“创新提质”工程,选派教师带课题、带项目到属地进行调研学习,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确保党建业务深融合。

创新实施“党建+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深化“知行合一、三课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属地良渚博物院、火车西站党群服务中心、中小学、村(社)等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资源,以“行走的思政课”“最美思政课”等思政品牌活动和“红色大讲堂”“青马沙龙”“时政先锋之最强大脑”等思政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了以“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维空间”为基础,以“行走的思政课”和“最美思政课”2个实践品牌活动为重点,以红色场馆为依托的“421”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发挥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创新实施“党建+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成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课程思政形式,探索“经典永流传”“思政教师联系专业分院”“与专业共建课程思政教研组”“服务乡村振兴”等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逐步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合力,促使学院每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公共基础课教师立德树人主力军作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得到了《中国教师报》专题报导。

创新实施“党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诗路行吟”“长征精神代代传”“墨香校园”“中华传统体育”“余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传统文化品牌项目为抓手,以“华夏故事听我讲”“中华经典诵读”“领航者悦读”等校级文化精品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文化育人模式改革,讲好余杭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弘扬浙江精神、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引领学生成为“美丽浙江”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展示者。

强化阵地建设,积极宣传推广共同体建设成果。建设好集展陈、教学、阅读、研习于一体的红色场馆(学校为浙江省高校红色场馆联盟8家发起单位之一),助力共同体党建思政活动开展。建设好网站和宣传橱窗,及时宣传各类党建工作、共同体建设动态。充分利用办公空间,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墙,加大对红色文化、良渚文化、交通精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多彩的风景线。

作者:朱海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