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田间课堂”实践育人模式 培育“一懂两爱”的新农人
文章来源 :
|
时间 : 2024年06月05日 09:58:18
|
|
2024-06-05 09:58:18

近年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坚守“农林”本色不变,始终扎根农村办学,打造了思政教育“田间红课堂”、专业技能“田间匠课堂”、创新创业“田间创课堂”、社会实践“田间大课堂”,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面向广袤田野、着眼乡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一、走进和美乡村,打造思政教育“田间红课堂”

将思政课堂搬到乡间田野。学院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各基层党组织将支部建在系上、党小组建在科组(科研团队)课组(课程团队)上,引导师生深入乡村基层,深刻认知到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基层治理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天王镇唐陵村、“全国文明村”华阳街道下甸村等地建立“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打造实践育人品牌,打造“田间红课堂”。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开设“劳模田间示范课”,开发“耕读劳动课”等,让“红色能量”从“田间”传到同学们的“心间”,在实践中让党的理论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立起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农情感、担当兴农使命。

二、面向广袤田野,打造专业技能“田间匠课堂”

将专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技能掌握的广度、深度和集成创新度为三个维度,挖掘学生专业特长及潜力,在“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后白镇西冯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白兔镇白兔村等地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打造“田间匠课堂”。开办劳模工匠面对面“匠心学堂”,开设“示范户的示范课”,开展农田“华山论剑”大比武等,让“匠”的精神、品质、技能得以弘扬、赓续、淬炼。2023年,学院建成耕读园和树木园,依托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对接句容市16个特色村,推广“三新”技术45项,服务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农户2400余人。师生们在“广袤的田间匠课堂”中感受生态造景、无人播种、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传承匠心、增进技能,练就强农兴农本领。

三、立足三农一线,打造创新创业“田间创课堂”

将双创课堂搬到三农一线。依托江苏农博园的校内新禾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新禾行动计划”,采取“零投入、后结算”形式进行承包经营;在共建的“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等校外双创基地,实施“企业三带计划”,为学生提供产业孵化资源,推动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和发展。在新禾创新创业基地、润果农业合作社,学生跟随全国人大代表魏巧等“土专家”“田博士”一起开眼界、强本领、长才干,让想创新创业、敢创新创业、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蔚然成风。专业教师和田间师傅“1+1”手把手指导学生参与最新实战,2023年,学院立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40项,校级54项,两个项目分获全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五星级和四星级项目。培育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全国仅10人)”华梦丽(2023年5月在国务院召开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会议上发言的唯一高校毕业生代表)、“国家创新创业英才奖”吴中平(全国唯一高职院校获奖者)等新农人典型,72.6%的涉农专业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创新创业。“田间创课堂”的实践增强了未来新农人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动能。

四、深入乡村基层,打造社会实践“田间大课堂”

将第二课堂搬到基层农村。依托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组建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等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乡村田野开展调研服务,构建文化、公益、专业、专项四维实践服务体系,构筑“田间大课堂”,打造“一总支一品牌”,在爱农笃行中实干成才。开展“规划师下乡”行动,绘就笔尖下的和美乡村;创新“口袋舞台”载体,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开办“农林书场乡镇行”,让党的政策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送到“寻常百姓家”。2023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实践团7个,江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A等团队1个,获省“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1项,深入20多个镇村开展各类实践服务活动60余场次。“田间大课堂”让学生在践行服务三农使命中彰显农林青年的担当。

作者:王海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