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上城区第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暨高质量协同育人高峰会议启动仪式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举行。此次活动以“协同育人 赋能成长”为主题,旨在展示上城区作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的成果,强化家庭教育意识,探索内生德育建设新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袁振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区委常委毛素云,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副处长梁树波、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维维,笕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红兵,笕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莫骏,笕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倪佳佳,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世美等专家领导以及由上海闵行、宁波海曙、嘉兴嘉善、温州永嘉、杭州上城等五地共同打造的长三角“家育五灵”跨区域家庭教育共同体领导出席活动。同时还有来自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和家长学校负责人,区妇联代表以及众多热心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家长代表等三百余人参与活动。此外,活动还以直播的形式在中国网平台播放,吸引超20000人次线上观看直播。
启动仪式前,与会嘉宾参观了上城区高质量协同育人成果展。展区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展播、学校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介绍、德育实践创新成果展示等,充分展示上城区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盛会启幕——开幕致辞
毛素云宣布上城区第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暨高质量协同育人高峰会议正式启动,拉开第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序幕。梁树波致辞。他指出,上城向来重视家庭教育,2017年就以“星级家长执照工程”,惠及万千上城家长,获评各项荣誉。他强调,在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之路上,上城要继续从四方面推进工作。一是要始终坚持积极探索,统筹区各单位资源,构建区域立体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系列特色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二是要全面推进规范化工作,汇聚各部门合力,联动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三是要努力建设区域品牌,深化“每周一天家庭日”亲子陪伴、建设星级家长俱乐部、构建数字化学习机制、培育区域家庭教育品牌。四是要逐步实现家庭教育专业化,实施家庭教育师资提升行动,开展家庭教育普适性培训、骨干培训、指导师培训,要求持证上岗,提升基层工作指导能力。
智慧碰撞——经验交流
会上,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书记、校长高琼,笕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倪佳佳,区南星街道妇联主席周宁以及家庭教育共同体代表陈圣日分别代表学校、街道和社区等就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作交流分享。
此外,现场还进行了赠书仪式,赵云丽主任、王红兵书记为区星级好家长代表赠送边玉芳老师的经典书籍和育儿案例,一位家长代表分享了自己日常的育儿心得。
权威领航——专家视角
王世美以一张“星级家长执照”展开论述助推上城区家庭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学习平台赋能,深化家庭教育品牌,构建幸福成长圈,将“家庭日”五个一实践活动发挥出实效,未来进一步在学校教育中纳入家庭教育计划。
边玉芳从调研的实证数据出发,发现学校-家庭协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托《家庭教育法》,阐述如何构建起专业、有效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袁振国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错位为切口阐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现状和成效,当前的学校家庭教育特点表现在认知有高度、研究有深度、协调有力度、活动有亮度,未来更要重视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多元发展。
会议下半场,新时代高质量协同育人高峰论坛暨内生德育学术节拉开序幕。袁振国教授为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新加入的六所“中心基地校”进行授牌。随后,各中心基地校的校长对学校德育品牌交流,分享他们在内生德育中的实践经验。袁振国教授与刘洁副主编作点评从专业的视角,向与会嘉宾们深入解读内生德育的内涵与价值。
此次会议的顺利开展为家校社协同育人、赋能发展提供了方向,各校的德育实践分享以及专家点评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构建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开辟了新渠道。未来,上城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全国样板,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李费菲 李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