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有关要求,全国数字创意AIGC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国传媒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共同体聚焦数字创意领域,旨在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切实提高数字创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政企行校协同育人多赢创新模式,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构建数字创意领域产教融合新生态。
12月23日上午,全国数字创意AIGC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日照成立。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广明,中国传媒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屈善孝,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维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日照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颖共同按下启动键,宣布全国数字创意AIGC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宋敏副会长在线作了题为《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报告,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海勇主持成立大会,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岛东方影都集团副总裁、青岛海发文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柴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刚,以及来自行业企业、参与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代表共200余人共同见证。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在欢迎辞中向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肖梅表示,学校致力于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学校将继续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携手共同体成员单位,整合优势资源,打破人才供需壁垒,实现产教有序、有效、有力深度融合,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将加强政企行校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维强在讲话中代表日照市人民政府向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全国数字创意AIGC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顺应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举措。希望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机遇,加强与行业企业、全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合作交流,把行业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质量培养产教融合人才,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广明在致辞中表示,各成员单位要合力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搭建平台,将共同体真正打造成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助推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下一步将从推进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推动政策研究、引领行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发力,促进数字创意产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数字创意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屈善孝在致辞中指出共同体的建设要明确一个主体,即组建全行业、跨区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凸显两个特性:行业性和融合性;聚焦三个整合:创新耦合、利益融合、价值聚合,将共同体建设成为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推动我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陈志浩在视频致辞中,向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就共同体建设,从精准站位、担负使命,面向全国、聚合资源,沟通产教、做优机制,需求导向、强化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共同体参与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好自身特色资源,共同为山东省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共同体首席指导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任福继院士在视频致辞中对共同体工作提出期望。他希望共同体成员齐心协力,培养更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鹏东博士带来题为《AIGC赋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中文在线集团IP运营&AIGC负责人周立强以《AIGC技术对内容创作的实质影响》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们在报告中,分别就数字创意领域的发展趋势、AIGC的研究应用,以及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还举行了共同体签约仪式和授牌仪式。周广明、屈善孝、孙刚代表共同体发起单位上台签约。周广明、屈善孝、肖梅、张颖为副理事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授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