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打造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
文章来源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时间 : 2023年12月15日 13:46:58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2023-12-15 13:46: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结合上半年主题教育中赴兄弟院校调研情况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

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育人意识不充分、视野不宽广、内容不丰富、机制不健全、全员参与不足”等问题,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力量,积极搭建“大平台”、建强“大师资”、用好“大课堂”、开展“大实践”,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提升育人实效,努力打造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院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局,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制定方案。坚持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将“大思政课”建设科学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把握思政课改革情况和“大思政课”建设的方向、目标,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

成立机构。成立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各位副院长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各系(院、部)等主要负责人都是成员。

完善制度。建立“大思政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讨论会和工作例会,加强过程考核和管理,及时总结和研判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推介工作经验。

全面落实。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各系院部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在基地资源、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强化改革创新,夯实教学主渠道

建强思政课课程群。开足开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四门思政课程,同时开设了《中共党史》《国家安全概论》等选择性必修课程,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影视鉴赏》等选修课,形成了线上加线下、必修课加选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在用好教育部统一的课件、讲义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基础上,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铁道兵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国家建设中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等引入课堂,开发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行小班教学,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精心设计课堂展示和讨论环节。创新探索“思政+(专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将思政课、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第二、强化实践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

构建思政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积极挖掘区域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结合学校“三魂”文化,组织编写教学资源库,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拓展西柏坡、塔元庄等15个实践教学基地,设计了八个实践教学板块,编制了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思政课实践手册;引入《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建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课上课下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每年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赴西柏坡、安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等实践基地,依托虚拟仿真中心开展实践教学,覆盖率达到100%。

形成多元立体实践活动矩阵。加强部门协同,依托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理论类、文化类、科技类、就业创业类、公益类、体育类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按照“一系一品”“一社一品”的要求,打造了“铁兵连”、星辰话剧社等品牌社团和品牌实践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重走京张线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淬炼思想,提升素质。2023年,组织2000余支队伍、2万余名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多个团队的实践成果在“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中获奖。

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追寻总书记河北考察的重要足迹,积极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暑期先后组织师生赴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大思政课”基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第三、强化引育结合,精心培育大师资

打造专兼结合的思政队伍。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明确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引进标准和数量,与相关兄弟高校建立访学、读博等合作关系,建立人才交流长效机制,配齐思政专职队伍。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聘请先进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担任兼职思政教师、兼职辅导员,打造了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工作队伍。2023年我院引进思政教师5名,辅导员6名,全部是硕士以上学历。聘请8名铁路工匠、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产业导师。

建强“雁阵型领航团队”。学校以河北省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建立“头雁—群雁—雏雁”三级“雁阵型领航团队”培养体系,围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方法等方面,实行分层分类的精准培训,集中开展“强师讲堂”“育师讲堂”,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一人读博,一人访学,参加教育部、河北省各类培训50余人次,培训覆盖率超过100%。

第四、强化整合融合,搭建资源大平台

建设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组织征集、开发高质量、多形式、体现石铁特色的教学案例,建设了教学案例库。动态收集学生关注的问题和思想理论困惑,统一组织研究回答,建设了教学重难点问题库。持续推出一大批优秀思政课课件、讲义、重难点解析、重要参考文献、教学配图、微视频、融媒体公开课等优质教学素材,建设了教学素材库。

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依托智慧职教、学银在线等平台,更新资源,优化结构,拓展深化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建设包括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在内的思政类在线课程十余门。依托学院官网、官微等,组织开展“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师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建设资源共享云平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学生在线、易班(APP)等网络平台的应用,积极研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搭建云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将思政工作拓展到学生教育的全周期全流程。

第五、强化协同联动,拓展工作大格局

开展“大思政课”协同行动。依托学生“一站式”社区,对接学生需求,整合各类育人资源,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问题相结合,探索协同育人学生综合管理新模式。

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协调思政部与各系(院)联合成立专业思政融合教研室。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

扎实推进日常思政教育。学校在十一、七一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国旗下思政课活动。党委书记、院长在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讲授“思政大课”。邀请铁路工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进校园、上课堂、作报告、讲思政,开展专题“思政大课”。建设公寓文化、实验室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日常思政覆盖校园每个时空,思政教育浸润每个师生。

作者: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周敏娟

(责编:陈晨 杨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