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融入产教新生态 “五方联动”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 :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
时间 : 2023年12月04日 09:37:42
|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
2023-12-04 09:37:42

近年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协同育人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率先打造校地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形成“产教融合,两体共进”新体系和政行企校研多元协同办学新模式,展现“一体两翼五重点”产教融合创新生动实践。

校院联动,构建形成中高本衔接新体系

“职普融通,高本贯通”打通人才培养纵向上升通道。2021年,川职院与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校院联动,进行“职普融通,高本贯通”教育改革试点,开展“2+2”、“4+0”、“3+1”的合作模式。如今,校院联动已开办四届,培养学生557人,为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纵向上升通道,促进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服务战略,抱团发展”拓展人才培养横向空间。2022年11月,为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推进中职与高职一体化提升,学校牵头成立了川渝毗邻地区职教师资教育联盟,并联合川渝地区56所中高职院校、49家企业组建了川职院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联盟,实现了川渝地区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横向空间。

校地联动,构建形成“一校一园两基地”产教联合体新典范

近年来,学校以勇毅开拓的创新思维,担当作为的务实精神,大力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国家战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打造“区域职教中心”,率先于2021年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同年4月,学校在现有遂宁河东本部办学的基础上,采用“政府全额垫资,拎包入住”方式,与遂宁市船山区政府联合打造“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龙凤产学研园区”,以“政府建设,学校办学,共同管理”方式与射洪市政府联合打造“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锂电科技学院”,与遂宁市安居区政府联合打造“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形成“一校一园两基地”办学格局,基本建成校园面积大、学生人数多、学科门类齐全、产教融合深入、校区内产业产值高、职教类型化特征明显、为地方经济社会赋能大、成长性好的高职院校。

校行联动,构建形成成渝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新引领

打造成渝地区物流与供应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多元协同、联合定向”培养新平台。2023年7月,川职院承办了第十四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物流与供应链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行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牵头成立成渝地区物流与供应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中物联、全国物流行指委、四川省教育厅、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舍得酒业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按下启动仪式“掌印”,全国240余所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近百家企业参与见证。

打造区域特职融合平台,开启川渝公益助残新路径。2023年7月,由学校牵头的全国首个将职业教育融入特殊教育多元互助的发展平台遂潼铜特职融合发展中心宣告成立。中心依托川渝地区及下辖的遂宁、潼南、铜梁三地残疾人联合会、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及爱心企业等28家成员单位,通过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学校主体、企业支持的作用,构建“特职融合+多元互助+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帮助特殊教育学生实现“职业术业有专攻、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的发展目标,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残疾人特职融合发展的新引领。

校企联动,构建形成中小微企业共生共长互助新机制

引企入校,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物流、电子、智能制造等二级学院主动与陕西智格睿信息科技、四川明槊科技、遂宁托普勒等中小企业对接,充分利用学校的科学研究、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师生优势条件,校企联合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目前已实现年产值翻番,开展上市辅导。

送智入企,百名硕博进行企。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全国技术能手6名,硕士200余人,打造“博士+能手+大师”高精人才发展品牌,极大改善了学校师资队伍层次结构,同时,为地方引进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与遂宁市政府建立健全人才共育共用机制,送智入企,建立健全“突出高校智力优势,激发智力产能,陪伴中小微企业成长”新机制,现已派送博士12名,硕士64名进驻53家企业,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技术革新13项,提高产值达4000余万元。

校研联动,构建形成科创融汇新引擎

科技引领,启动社会服务新引擎。学校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深化与企业科创合作,实现科学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交融贯通。先后组建13支科研团队,年均开展纵向课题研究省级50余项,国家级1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40余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转化资金达1500余万元。

科研赋能,校园飞出“金凤凰”。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学校对标职教改革政策出实招,借势借力因地制宜,创新政行企校研多元协同、产教科创融合等方式,利用校园内大拇指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践行“产教融合”“科创融汇”“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的“二融三结合”建设思路,着力构筑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科创融汇基地、农林复合经济示范园区“三基地一园区”,推进产教、种养、农旅“三融合”建设,打造金果林、金菇子、金凤凰“三金”产业品牌,探索形成“产教科创融汇,产学研用一体”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远新 唐海军 刘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