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八八战略’是全面系统开放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八八战略”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于2003年7月提出来的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八八战略”与时俱进汇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部署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总纲领。20年来,在“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深度融入全球,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从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强省,“八八战略”是浙江不断进步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认识把握“八八战略”,更系统更深刻更科学把握“八八战略”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八八战略”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八八战略”也生动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八八战略”坚持人民至上。“八八战略”展示了浙江实现省域内共建共享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在所有制上体现人民至上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上,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将创新强省与创业富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让城乡居民共享美好生活,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成龙头工程、基础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落实“八八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态环境上,通过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确保百姓宜居的生态环境;在缩小地区差距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百亿工程”上,推进包括“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等“五大百亿”工程,“五大百亿”工程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建成惠泽百姓、造福后人的“德政工程”,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执政为民的意识;在权益保障上,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构建为民办实事机制体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包括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10个方面实际问题;省域内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了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成果:到2022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2年和38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2021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的城市,总共有51个,浙江11个地市全部上榜,也是全国唯一所有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省内江区域相对均衡。
2、“八八战略”坚持自信自立。“八八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探索和实践,彰显了理论自信;党建八八战略为浙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有力保证。坚持了道路自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别,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建设文化大省,提高浙江文化软实力,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浙江精神,彰显文化自信。找到了基于浙江省情发展的优势说,并把潜在的优势、劣势看作优势,同时又能拓展发展空间,利用国际国内,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坚持自信自立的实践成果:浙江在资源小省、人口中等省的条件下建成了经济大省强省。浙江陆域面积为10.55万平方千米,全国排名第25位。行政区划有 2 个副省级城市、9 个地级市和90个区县,其中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3个县(其中一个自治县),地理布局杭嘉湖绍平原、甬台温沿海、舟山群岛,浙西南山区多,人均耕地面积0.54亩,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6%,并且地下鲜有重要矿产资源,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常住人口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64567588人,全国排名第8位;浙江2022年生产总值为7.7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4位。
3、“八八战略”坚持守正创新。“八八战略”是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浙江新的实践,科学判断浙江形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走在前列,并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进行了探索。生态省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海洋强省、“两只鸟”“两只手”“三笔账”、山海协作等等都是理论的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的实践成果:浙江是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数字自贸区。2021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居全国第一;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348多亿元,年均增速是GDP的两倍。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六大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国领先;浙江对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倍差统筹看,除直辖市之外,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021年为1.94,浙江在富裕基础上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浙江启动的“千万工程”,2018年9月,浙江省的农村“千万工程”被联合国授予环保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2021年浙江群众安全感为99.19%,高于全国平均值0.57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列。
4、“八八战略”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认为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充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越大,今后努力方向会更明确。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如加入世贸组织后,处于矛盾多发期,浙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问题凸显出来;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问题,经济整体质量仍然不高,如电力、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供给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社会信用和市场秩序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改革中体制机制问题、不同群体利益调整问题;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城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少。
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成果:面临“成长的烦恼”,2003年以来,浙江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浙江进出口总值从3472亿元增至2021年4.68万亿元,是全国最主要的贸易大省之一。出口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18.5%,居全国首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营商环境好,2022年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排名全国第一,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前10名,浙江杭州、温州、宁波进入前十。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念好“山海经”建设信用浙江、文化浙江、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
5、“八八战略”坚持系统观念。“八八战略”是当年习近平同志经过充分深入地调查研究而提出的事关浙江发展全局、大局、根本、长远的重大战略,实质上就是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整体性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把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系统谋划。从治理角度看,包含治理理念、体系、目标、方法。“八八战略”辩证联系地处理好几对关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处理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的关系。从方法论角度看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统筹规划;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继承和创新。
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成果:以“地瓜理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等理念和战略推动浙江融入全国、全球发展大局。长三角占4%的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11月1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公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不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22年8月底,浙江省市场主体为906.48万户,同比增长7.3%。以2021年年末浙江常住人口规模计算(6540万人),每七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创业者。202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为67%,创造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73.4%,还贡献着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1年各省上市公司数量及占比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广东。2021年全国民企500强,浙江排第一,已经保持了24年。浙江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283家,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中国轻纺城,包揽全球四分之一的纺织品大市场。全国规模最大的塑料实体市场和线上交易市场,链接起中国最大的塑料产业群。改革开放40年全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市场。慈溪家电产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仅整机家电企业就有差不多2000家,此外还有一万多个家电配件工厂。慈溪产的小家电占了国内50%的市场,全球60%的小家电都是慈溪制造。
6、“八八战略”坚持胸怀天下。“八八战略”注重对内外开放水平,提出“注重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成果:海洋和港口使浙江具有开放优势,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三。“义新欧”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义乌平台已开通运行18条点对点直达线路,联通7个出入境口岸,辐射欧亚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到达境外站点101个,累计发运突破4900列、超40.3万标箱。“十三五”期间,浙江有两年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居首位,有三年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居首位。浙江省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左右。浙江省外贸进出口额跃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稳外贸督查激励的省份。今年以来,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增速持续位居东部沿海主要省市首位,进出口对全国增长的贡献居各省(市、区)首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浙江自贸区已明确“五大功能定位”,即着力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有三项“金名片”——油气自贸区、数字自贸区、枢纽自贸区。
二、坚持“八八战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扎实推动两个先行
1、坚持“八八战略”的系统观念和自信自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浙江抓住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这根关键指挥棒,通过深化数据、土地、人力等要素改革,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新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具体抓手,在数据要素方面,采取立法先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法律法规保障初步构建。鼓励社会力量创建数据资源服务公司,探索数据资产化管理和运营。在土地要素,浙江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径。扎实做好浙江省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要素方面,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等十大实验室作用,动浙江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新材料产业、海洋、航空、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高质量发展。
2、坚持“八八战略”的问题导向和人民至上,坚持改革攻坚,缩小三大差距。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具体抓手,着力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差距。以26县发展为突破口补齐短板,深入实施《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平台共建、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着力做强主导产业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3、坚持“八八战略”的胸怀天下和守正创新,坚持开放提升,担当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浙江使命。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具体抓手,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全球数字化变革新高地、绿色发展高地、文化高地,通过先行探索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
“八八战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彰显了“六个坚持”,回答浙江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八八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好蓝图、是重塑新优势的好路径、打开高水平开放的好局面、确立了为民办实事的好传统,是推进两个先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者: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应金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