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之中,“美育”似乎是最不起眼、也最难做实的一项。如何将美的种子播进每个学生心中,真正强化美育育人实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探索,重点打造了“六点半大美课堂”,成为高校美育的“网红打卡点”,也吸引兄弟院校前来交流“取经”。
“六点半大美课堂”以“课程+活动”形式进驻“一站式”学生社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育人模式,构建多方位的课程体系,在文化活动中将“听书”“弄墨”“摄影”“非遗”动态联动,让“美的浸润”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有机融合。同时,蕴美农林社团、文化曲艺工作室和翰墨书法社等学生社团活跃其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宽了文化视野,更助力学生进一步追寻人生的价值和境界。
在美育讲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六点半大美课堂”在充分挖掘教师技能特长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支持跨学科合作开发美育课程,在初心党团室、翰墨书法室、知行劳创室等场所,把“听我说”变成“我参与”,让“技能满满”的讲师成为学生发现美、提升美育素养的好助手。
在美育课程体系的打造方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融入当地文学艺术成果,充分发挥美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六点半大美课堂”已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书法”“美学鉴赏及绘画实践”“非遗技艺传承”“相声评书”鉴赏等系列课程,深受学生好评。
实践是美育的核心手段。为了在实践美育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六点半大美课堂”已陆续开展“植物拓印”“非遗文化进课堂——由‘染’而生,妙‘布’可言”等美育实践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了美育工作的实效。
据了解,“六点半大美课堂”还将从多方面发力,为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搭建大舞台,包括积极引进校外有美育理论功底与精湛美育技能的艺术家、民间艺人、文博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充实美育师资队伍;通过将已有课程录制为微课、在线开放课程、组建“优秀课程(活动)资源库”、鼓励讲师挖掘和开发新的课程种类等方式,加强美育课程资源建设;持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非遗技艺传承等品牌活动,同时加强“蕴美农林”社团建设,挖掘、选拔、培养非艺术类在校大学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