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转化为学校具体行动的枢纽,是激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联动,加强“三教”改革与全局改革、制度建设的关系,加强“三教”内部三者联动作用和平衡关系,系统化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赋能教师提升“双师”素质
一是以准入立规矩,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路径,分批分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大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罗关洲、“全国技术能手”江海荣等建立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创业导师徐林入驻创业中心并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师生创新创业。以传承弘扬劳模精神为主旨,全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的习惯培养,探索适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育人机制。
二是以比赛促常态,推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应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普遍提升。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工坊,搭建“初级技能实践平台、中级技能训练营、高级技能大赛”三级技能竞赛体系。重视比赛成果转化,开展“教学质量月”示范课巡讲活动,通过样板打造、经验推广、示范讲演,将比赛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
三是以培训提能力,紧跟技术前沿和教学改革,形成“能力本位”的教师培养机制。全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以专家讲师团的形式定期开展公开课,并不定期举办教师教学发展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将先进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制定一对一的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计划,导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教学评价、实践锻炼等多方面对助讲教师进行指导。依托1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重点基地,校企合作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四是以评价促改革,潜心教书育人,打造凝聚名师,推进绩效工资向承担教学培训的一线教师倾斜。从当年绩效工资总量的8%提取校长基金用于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每年奖励金额达300万元以上。师生参加各类比赛的奖励金额显著提高,教书育人、名师教学积极性空前高涨。
升级教材提升教材质量
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管建结合”原则,遴选重点行业领域专业课教材,开发行业特色鲜明的教材,加快新形态教材建设。
首先,优化编写团队结构,注重多元合作,发挥教师团队作用,吸纳交通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教研机构课程专家参与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0余部。
其次,推进内容动态更新,立足专业建设和1+X证书试点工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等新形态教材,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资源,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虚拟仿真系统、试题库、二维码平台。
再其次,完善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使用、评价机制,健全教材分类审核审读机制,以学校25本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和2本全国首届优秀教材为引领,发挥精品示范作用,促进教材质量整体提升,丰富优质教材资源供给。
激活教法推进课堂革命
一是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健全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打造“行之虹”智慧型学习空间,有机融合1+X证书试点与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证书与学分认定融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的技术技能点,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专业证书与学分认定融通机制,实现以竞赛促进育人,以竞赛促进专业发展共融。
二是重塑教学形态,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工地学校”建设方案,结合“工地学校”实施情况进行优化,并开发相应实训项目清单,开展技能训练、顶岗实习。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合作研发项目,教师将项目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导师制”+“研发载体”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建设智慧公路虚拟工厂、路桥施工、检测VR等网络学习空间,实行“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改革,大力推广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
三是强化课堂质量,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学秩序,有效开展人才培养教学环节。构建“课程+教材+资源”与“应用+推广+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体系,推进百门“优质课程”和百门“魅力课堂”建设与实践。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工作方针,制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诊断指标体系,建立多元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从“专业、课程、课堂、教师、学生”五大层面实时监控反馈,找出问题和短板,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作者:金萍 单位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