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
资讯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思路和创新理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课程思政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与目的,强调专业课教师要提升思政意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意识转化为教学行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艺术创作要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并以此为基础将设计理念融入到创作中,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二、具体工作举措

1、转变课程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再艺术类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必须要首先对相关艺术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具体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这是有效开展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作为艺术类课程授课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切实意识到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作用及应用机理,然后需要结合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目标与需求,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保证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方可更好地高效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

 

1.jpg

以党史为主题的手工皮雕设计与制作课程

 

22.png

以“时代”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2022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

2. 党建专业融合,贯穿课程思政。

  音乐会以“古诗新韵”为主题,旨在融合党建与专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思政引领的艺术表达。音乐会内容横贯中华上下两年余年历史,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唐宋明清到近现代,唱响历代经典作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促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通过音乐作品,弘扬中华正能量,唱响青年和谐音。

3.png

致敬伟大征程,唱响古韵新声。为了弘扬传统文化,锻造扎实专业技能,9月29日,艺术设计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古诗新韵”中国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音乐会由赵越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滕海峰老师担任钢琴伴奏,音乐表演专业2020、 2021级学生参与表演,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陆文龙出席了音乐会。

三、优秀教学改革案例

《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实训》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第三学期的专业技能课,学时32。授课教师:赵燕。该典型案例来自于教学实训环节的“项目七制订项目计划书”,本次实训项目的服务对象为“广州鲁迅纪念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客户提供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开发。教师通过对广州鲁迅纪念馆甲方的基本情况介绍、客户需求下达任务,做中学,学中做,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渗透课程思政点:发扬广州红色文化、传承鲁迅文学经典,落脚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4.jpg

四、先进人物

 赵燕老师带领学生分为6个小组开展以“广州红色文化”、“鲁迅文学”为主题的创新创意设计项目的开发。在课程的任务开展中逐渐建立校企合作意向,后期参与了纪念馆的多项文化宣传、插画比赛等工作。并于2022年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合作申报了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并已获得立项。在设计团队的打造下形成了具有独特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文创产品以及产教研融合的科研课题,并取得了相关的成果,并被企业方采纳。

林宣洁与王默子老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根据专业特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文精神,传导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静静看花开的育人效果。

五、成效与反响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服装设计专业带领导学生以 中国、岭南、抗疫等为主题设计作品,获上国际帽饰设计大赛一等奖,广州市教育局校服设计大赛“最佳粤韵奖”,第三届全国学生装一等奖,延伸产品设计成功申请专利;指导学生参加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 “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并带领学生以正能量元素、地域元素,与企业共同完成《江西宜春教育局校服礼服系列项目设计》、《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校服项目》。艺术设计专业需践行“文化立德,实践育能”的艺术思政教学理念,积极创建技能竞赛平台,将大赛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设计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强化创作主动性,有效解决设计专业思政与价值引领问题,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思想站位和专业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人,更好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综合素养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